一、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意义
新时期,随着大量树木的种植,许多树木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侵蚀现象,因此,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已成为林业发展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探索无公害防控路径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迫切需要,而营林技术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技术之一。首先,营林技术的应用可以协助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造林工作,从源头上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密度和配置,有助于建立多样性和抗性更强的森林生态系统,使其对有害生物的入侵更具抵抗力。其次,营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强林木自身的防御能力。通过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林木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压力,包括来自有害生物的威胁。例如,通过植树密度的合理安排和树种的多样性选择,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和根系发育,增加树木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此种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助于减少农药和化学物质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营林技术的应用为有害生物的合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预防性措施,如树种选择、森林结构调整和生态系统管理,可以减少有害生物的栖息地,从源头上减少其数量。此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法,能够在降低林业生产风险的同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有益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1.构建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现阶段,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包含雷达、转基因、生物、物理、化学与人工等防治技术。雷达防治技术是利用对有害生物的动态监测,对其具体位置加以确定,而后再采用信息技术反馈至防治人员的方式,此类技术促使有害生物防治的时效性得到增强。转基因防治技术大部分是利用树种基因的变化提高树种的抵抗力,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技术则是采用投放天敌的方法捕杀害虫。物理防治技术通过物理手段,结合动物的趋光性特点实施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技术则是采用喷洒化学药剂的方式开展防治工作。人工干预防治技术是运用修剪枝丫、培育良性树种与优化树种结构等技术手段,有效防治有害生物。还有数字化防治技术,其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林区,通过预测林区内的有害生物,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
2.注重人工造林方案的规划
植树造林是最直接的营林技术,同时也是有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途径之一。注重对人工造林方案的规划,需要结合当地林业实际状况选择合适树种种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合理的造林方法,从而提高造林成效,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的威胁。还要加强对混交林的培育,防止因大量纯林而降低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为有害生物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先,在具体的营林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须综合当地林地条件,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开展清林整地工作,并对回填土质进行检验。
其次,整理验收流程,完善绿化地工程方案,规范后期的挖坑、起苗、运输、修剪、假植、散苗、栽植等工序,在规划整地方案时需要明确整地的方法。在地势平坦地区采取全面整地措施,全部翻垦造林区域的土地。针对山地区域可通过局部整地的方式,将部分土壤翻垦成块状、水平带状、犁沟、水平沟与穴状等。
再次,按照当地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合理选择造林树种,设置混交林,使其既能提高森林自我调节能力,又可以兼顾林木的健康成长。在设置混交林期间,一般需要搭配至少2~3种树种,将其混合栽植,如乔灌木混交、乔木混交与主伴混交等形式与类型。
最后,遵循满足造林区域立地条件与适应造林需求的原则,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综合考量树种的材质、速生性与丰产性,精准把握用材林、经济林与防护林的栽植要点与特殊用途。营造用材林可选择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的树种。营造经济林,可首选收获期长、产量高、抗性强、质量好的树种。营造防护林,可首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寿命长和郁闭早的树种,这样即使立地条件比较恶劣,也能快速形成生态防护作用良好的森林。
3.营林技术中的混交林配置
现代林业发展离不开人工的科学管理,以往人工栽植选择的树种均趋于单一化,致使大部分人工林为纯林。大自然中植物的种子通常会随风摆动,并且会按照风吹动的方向而落地生根发芽,因此许多自然林中也有一部分混合林。因混合林中树木的种类较多,其能够营造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防治有害生物,控制其繁殖速度。加之平衡的生态系统也是因森林中虫害天敌的存在而更为和谐,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下,有害生物也难以形成较大规模暴发,无法构成严重灾害。对比自然混交林,人工林的生态循环系统存在不足,很难抵御各种不利条件带来的影响。
因此,从营林技术角度来看,相关部门需要持续改善人工林的配置方式,需注重混交林的选择与营造,营林技术中的混交林营造方法包含有块状混交、株间混交与带状混交等。在选择混交林树种时,相关人员应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对气候条件的适应程度加以选择,防止不同树种相互阻碍,不利于其健康生长。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隔离带的方式,有效防控有害生物,相关人员可在林区外围水域或尚未种植树木的区域设置隔离带进行隔离,降低有害生物向林区蔓延的趋势,从而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繁衍和传播。
4.加大技术与检疫工作的投入力度
新形势下任何行业的发展均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现阶段应持续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开展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过程中积极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利用科学的防治技术实时监测有害生物的繁殖情况与林木生长状态。在防控期间,需要将有效的防治技术贯穿于林业种植的始终。例如,相关人员应合理使用农药,注重对低毒、高效农药的选取,确保农药使用的合理配比。针对防控工作人员,相关部门还应编制科学的培训学习计划,周期性地组织人员开展实训活动,确保其深入掌握科学防治技术,进而提升防控质量。
5.封山育林和修枝抚育
封山育林是一种重要营林方式,具有用工少、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封山育林技术的应用可以控制由人为因素导致的植被破坏,对于林木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封山育林技术还可以有效增加树种的数量,有效促使土壤肥力得到改善,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建设生态林区。此外,修枝抚育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被应用广泛,利用修枝技术不但可以有效防治有害生物,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侧枝的危害,从而获得最佳的病虫害防治成效。通常只有杉木和油松适合修枝,在其生长期间一旦发现有干枯和死亡等情况,应立即修剪,并及时清理枯枝败叶,从而为林木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林技术既能够有效地抑制林业有害生物扩散,又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展现了其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领域的独特价值,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加强对营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同时结合具体的地域和生态条件,制定针对性的应用策略,从而保证营林技术的应用效果,使其在未来的林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兴源,熊刚.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5):37-39.
[2]王正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2):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