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飞机作为最常用的出行方式。这种趋势推动了民用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在民用航空航线管理中,飞机航线维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及时且良好的维护不仅能够确保飞机飞行的适航与安全性,还能提高飞机的可用率和旅客的舒适度。但是,在旅客运输量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航司对飞机运力的投入增多,外加乘客对航空公司航班的准点期望越来越高,致使维修周期越来越短、维修工作量越来越大、进而导致维修差错的发生概率也越来越大、维修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基于此,文章重点介绍了民用飞机航线维修的风险管理误区以及要点,并针对要点,提出了相对的解决措施,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1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管理和预防性维修必要性分析
首先,要保证国家的相关法规与飞机航线维修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相一致。然后针对飞机航线维修风险点,要进行风险管理,改进现行的相关规定,使其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可以规避新的风险。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会造成大的灾难。最后,为了让飞机航线维修风险管理可以被更好地贯彻下去,要设立相应的监管系统,并在维修工作中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让每一位维修人员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并对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遵守,给维修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加深对风险管理的认识。
2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管理和预防性维修措施
2.1航线生产部门
航线生产部门为一线部门,飞机的日常维护、维修和排故都离不开生产部门的执行力,但航线维修工作中又会面临各种环境的挑战。所以作为航线生产部门应加大对航线生产人员状态的监控,防止人员身心状态差导致维护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飞机的适航性。平常也应在运行淡季来提高飞机航线维修人员维修和英语水平,加强业务培训,定期开设线下培训班,提升维修人员整体的维修技能与知识,加深其对航线维修新知识的掌握,使其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主动运用现代化的维修技术,提升飞机航线维修的质量。
2.2质量部门
企业的质量部门是飞机适航性的关口部门。质量部门有对飞机适航性规定的制定权和解释权,对影响适航的环节的查处权。所以质量部门要强化维修过程风险管理的理念,让风险管理人员深入一线作业现场,与维修人员积极交流沟通,找出最佳的对接方式,建立一个更加贴近现实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风险管理人员要对维修人员的维修过程监督记录,制定相应的维修细节,比如步骤、表格等等,形成一个良好的系统规则;其次,要让风险管理人员经常参与到一线的维修工作中,既能够提升管理人员对实际工作中风险点的识别发现能力,从而更好的制定程序,形成闭环管理,还能进一步监督维修人员作业,从而确保维修工作质量。
2.3生产维修控制部门
生产维修控制部门作为公司的维修管理部门,应该在站在公司发展和增益的角度,对现有资源进行调配,从而更好,更快的完成公司的运力调整,增加公司利润,减小损失。
生产控制部门应对飞机运行制定相应的指标来督促生产部门把控好质量。对于指标完成的相应程度,对人或事进行奖励和处罚,形成良好的奖惩机制。在日常运行中,对运力进行梳理,对于无法按计划完成维修任务的飞机进行运力的及时调整。
3航空发动机维护策略
3.1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主要针对航空发动机的日常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定期维护包括一系列关键步骤,如更换滑油、检查螺栓和紧固件等,旨在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发动机的润滑系统需要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减少磨损和摩擦,并有效降低摩擦带来的热量。通过定期更换滑油,可以去除积累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以保持发动机的顺畅运行。此外,定期检查螺栓和紧固件的紧固状态也是必要的。航空发动机在高速运行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振动和压力,这可能导致螺栓和紧固件的松动。通过定期检查和紧固,可以确保这些关键部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避免松动引发的故障和意外。
3.2发动机性能监控
趋势图分析方法属于性能分析技术领域,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测得的压力、温度、转子转速、燃油流量、滑油压力等参数,分析判断与发动机性能相关的子系统的技术状态是否完好,并将故障隔离到这些部件和子系统,这是当前发动机性能监测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趋势图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在规定的飞行条件下,通过手动或自动采集装置记录发动机的监测参数值,并将其与发动机的基线值进行比较,确定偏差。然后,将这些偏差绘制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根据各种监测参数的不同变化趋势,可以确定变化的可能原因,为故障隔离提供线索和依据。
目前,民航发动机巡航数据的采集主要采用数据自动记录系统和软盘,记录的参数主要分为四类信息:飞机识别信息、飞行状态、发动机基本参数和状态。当发动机出现故障或性能恶化时,实际观测值将偏离参考线,形成偏差。偏差的大小反映了发动机的性能状态。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数据离散度大等不利影响,更好地提取参数变化趋势,采用平滑方法对发动机巡航数据的偏差进行处理。
3.3维修计划制定
一个完善的维修计划应包括维修工作的内容、工时估算、所需材料和设备等信息,以便组织和管理维修工作的全过程。首先,根据故障诊断的结果,维修计划需要明确具体的维修工作内容。这包括确定需要修复或更换的部件、系统或组件,以及需要进行的具体维修操作。例如,如果故障诊断发现燃油喷嘴存在问题,那么维修计划需要明确需要修复或更换哪些燃油喷嘴,并列出具体的维修操作步骤。其次,维修计划还需要对所需工时进行估算。这需要考虑维修操作的复杂程度、技术要求以及维修人员的经验水平等因素。通过合理的工时估算,可以有效安排人力资源,确保维修工作按时完成。同时,工时估算也有助于评估维修成本和维修周期,提供对维修计划的可行性评估。维修计划还需考虑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根据维修工作的性质和范围,确定所需的零部件、工具和设备,并计划其采购或调配。这需要与供应商和库存管理部门合作,确保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及时供应,以避免维修工作因缺乏必要资源而受阻。在制定维修计划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时间因素。
结束语
飞机航线维修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任务,其不仅能够确保飞机航线飞行安全,还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一方面要积极调动维修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另一方面,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人员、技术的持续跟进管理,进而帮助企业提高飞机航线维修的工作效率,从而为飞行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俊飞.飞机航线维修核心风险项目管理研究和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15):194-195.
[2]幸绍平,朱里,雷景波.航线“智慧维修”发展趋势探讨[J].空运商务,2021(5):14-18.
[3]田沛奇.民航航线维修风险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