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有企业党建方式与经济运行的协调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经济组织,其党建工作对于保持国有企业的先进性和纯正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何强化党的领导、提高党建质量,在经济运行中发挥更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有企业党建的原则
1.1党的全面领导原则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国有企业党建的核心原则。国有企业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党的领导在决策、组织、指导和监督中起到核心作用。
1.2坚持党建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统一原则
国有企业党建要紧密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组织领导作用,推动党组织和经营管理部门协同工作,促进党和企业共同发展。
1.3高质量党员队伍建设原则
国有企业党建要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队伍,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和评价,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确保党员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1.4依法治企原则
国有企业党建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合法合规,维护企业的正常秩序和良好形象。
1.5干部队伍建设原则
国有企业党建要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注重选拔任用一支忠诚可靠、勤政为民、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维护好党的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国有企业党建方式探究
2.1建立健全党组织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党支部、党委等党组织,负责领导和协调党的工作。党支部和党委要密切联系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切实履行党的领导职责,推动企业发展和改革。
2.2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组织应发挥好党的政治核心和指导思想的作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推动企业内外部各种力量的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局面。
2.3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党性教育和廉政建设的监督管理,落实党的纪律要求,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4强化党建工作融入经济运行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立足于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企业实际,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确保党的领导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得到贯彻执行。
3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与协调性问题策略
3.1坚持党的领导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可以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符合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党的领导可以提供明确而稳定的政治引领,使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始终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发展目标协调一致,避免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其次,党的领导可以有效推动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革和发展。通过党委的领导和指导,国有企业可以进行内部的全面深化改革,优化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党组织可以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推动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为经济运行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此外,坚持党的领导还有助于构建国有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党组织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企业间联合和协作,加强与其他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的沟通和合作,推动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合作机制,协调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经济运行的协调性。
3.2加强内外部协调
政府作为国家管理宏观经济的主体,应加强与国有企业的沟通和合作,明确政策导向,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政府应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关政策,推动落实政策措施,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国有企业之间应积极开展合作与竞争。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市场开拓等方式,国有企业可以相互协调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和浪费资源的现象,并形成具有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和决策沟通机制。各部门要协调工作重心,共同追求企业整体利益,避免内部利益冲突和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国有企业应加强与客户、供应商等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与沟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共同发展。
3.3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应及时引进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积极借鉴市场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例如,可以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如全面质量管理(TQM)、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国有企业应注重领导干部的培训和提升,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研讨会、学习交流等形式,使领导干部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知识,提高战略思维、决策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设置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和考核机制。同时,要注重信息化建设,使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提高管理效能。国有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通过确立明确的目标和绩效评价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可以采用绩效奖励、岗位晋升、股权激励等方式,使员工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共同追求更高水平的经营绩效。
3.4优化资源配置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资源规划与配置机制,包括确定资源需求、评估资源供应和制定资源配置计划等环节。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模型,从长期和短期角度出发,合理安排各类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国有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等。加强横向资源整合和共享,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建立内部资源市场或共享平台,促进内部资源的交流和合作。国有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资源配置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竞争性招标、拍卖等方式,引入市场机制,获取最佳资源配置结果。同时,要加强监管和监督,防止资源配置中出现不正当行为和垄断行为。
结束语
国有企业党建方式与经济运行的协调性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实现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罗雁翎.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9(06):232.
[2]胡炜.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思考[J].智库时代,2019(11):7+30.
[3]崔敏.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9(05):209.
[4]余姝琼,覃德强.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7):127-128.
[5]李会志.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的新方法、新思路[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