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x证书融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将1+x证书制度应用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专业型的技能人才
1+x证书制度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同时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这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帮助中职院校的学生尽快提高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挖掘教学资源
传统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更多依赖于理论资源,且教材和内容长久不变,而通过这一新的教育制度的实施,相关中职院校要加强对会计专业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在培养学生取得专业技能证书时,也要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都需要中职院校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从而更好地挖掘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科学化,全面性的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三)是我国中职学校创新自身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突出尝试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1+x证书制度在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施,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我国的中职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
二、1+x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书证融通的路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1+x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而产生与应用的,因此市场产生的人才需求就是1+x制度的应用依据,鉴于此,其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具体应用也要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指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制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人才需求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步,通过市场调查工作的进行,了解各个领域企业的用人需求,并时刻关注用人需求的变化,进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其次,要将1+x制度贯穿在书证融通的全过程,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通过会计专业技术技能教育,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方面须重视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将提高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作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推进,提高学生应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明确会计职业技能的等级标准,并在全面分析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再次,要保证专业知识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度协同性。一方面须将专业知识教学作为书证融通的基础,高质量完成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另一方面须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依据,通过相应证书的考取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选择证书时,不仅要从纵向因素考虑,还要从横向因素考虑,避免因为过于看重证书数量而造成证书等级的下降。
(二)优化课程体系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是推进书证融通的必行之举,对于弥补职业人才培养短板、提高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1+x背景下对课程体系的优化,应始终以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衔接为核心,做到合理安排课时及基础课程、综合课程、通识课程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之前的衔接,确保学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首先,必须提高证书培训在学历教育中的地位。1+x制度旨在通过文化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结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在1+x背景下的书证融通必须遵循这一理念,将证书培训作为学历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在学历教育中践行书证融通的基本要求,让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一方面,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证书划分层次,以供不同年级、不同能力的学生立足自身的客观实际来进行科学的选择。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种类丰富的证书,避免出现“硬性规定”问题的出现,尊重每位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为学生提供适应其职业发展规划的证书类型,进而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书证融通全面推进的可行性。其次,中职还应立足1+x背景以及书证融通的现实要求,开设专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以考取相应证书的课程及书证融通综合课程,以具体课程的开设来保证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的密切衔接。
(三)丰富教材内容
教材作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载体与指导,直接影响了书证融通的实现效率,因此在1+x背景下,中职必须从教材入手,解决教材内容滞后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在毕业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学历教学历来是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在1+x制度应用之前,中职学历教育的改革效果就初见成效,因此当下所使用的教材也是以学历教育为主体的,也决定了丰富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职业技能培训的角度来进行创新。职业技能的培训直接对接于市场,故而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交流是书证融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校要通过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交流来全面分析市场中人才需求的变化动向,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与补充,在连接教学与市场的情况下,提高教材内容的新颖性。比如,学校在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时,收集真实工作案例,了解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开发新的教材内容,发挥第三方机构在教育中的价值。
学校要发挥自身的力量对当前的学历教育内容进行更新,以提高学历教育内容与书证融通要求的适配性;还要注重第三方机构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造成的影响,推动教育发展。在全面梳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能够起到技能培训作用的内容,并增添教材中没有的且能够对技能培训起到积极作用的内容,提高教材内容的动态性,以市场需求为引领来培养会计人才。
(四)着力推进三教改革与书证融通互促互进
以新理念为指导的三教改革在中职学校中的开展,已经渗透在中职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师、教材以及教法的改革实现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现路径与书证融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巨大的相似性。书证融通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推进,要从提高教师素养、更新教材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法三个角度入手,这就为书证融通与三教改革的结合提供了契机。书证融通与三教改革都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是依托新理念产生和发展的,这就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基础。鉴于此,将三教改革与书证融通结合进行,可以使二者在中职会计专业中的应用事半功倍。着力推进三教改革与书证融通互促互进,就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确保书证融通实施,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将书证融通落在实处。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这其中,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要正确看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育理念、评价体系建设以及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积极探究现代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新思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敏,肖诗菲,罗利亚.“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营销界,2019(43):210-211.
[2] 高唯微.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上海商业,2021(01):133-135.
[3] 秦秋萍.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4)12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