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物联网 是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新阶段。它是指通过无线射频识别 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将物与物相连接, 进行信息实时收集与传输,从而实现智能化识 别 与管 理的 一种网络。物联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战略新兴产业,与互联网的不同之处在于,物联网将其用户端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即物物相息,万物相连。
2、物联网技术将互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将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加以拓展。通过嵌入到物件中的感应设备,物联网将传统的物理器件与信息技术结 合起来,使信息能够实时传送至后方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 反馈的结果,及时进行前方物件的调整。企业可根据前方客 户信息做私人数据库,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并根 据顾客偏好进行商品推送,增加 购买次数。此外,物 联网的发展将使得企业商业楼式更加多元化不可复制。由于物联网将用户端拓展到了任何物与物之间, 传统独 立式商业模式将被多产业融合的商业模式所取代。例如,手机公交服务软件可与站点周团的商业点相结合。企业的实体店可将销售与折扣信息实时推送至手机公交服务客户端,并引导消费者前往店内进行 消费。因此,在物联网环境下,企业可以根据自有优势和资源, 进行 跨行业商业模式组合。这使得企业的商业模式变的更加多元化,增强不可复制性。此外,物 联网在改变企业商业膜式的同时,也 在变革 企业使 用数 据的方式。以往企业使用的用来分析数据的数据库通常基于传统方式 输入数据, 之后 获得反馈报告。然而,物 联网技术要求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推送。目前, 数据 盘随经济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大,流动速度也越来越快。传统数 据库已经不能满足前方客户端需求。
3、物联网环境下的商业多元化与变动性
企业对组织形式做出相应调整传统的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起源于经典管理理论中的“管理幅度“理论。当组织中的人数逐渐增多,由于受到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企业必须增加管理层次;当组织由小变大,企业的管理层次也越增越多,组织成本也相应增加。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层级结构组织形式仅在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效率较高。然而随着市场变化速度的加快,层级结构的弊端也 显示出来。传统层级结构的组织成本是相对固定的。不论市场环境与企业效益如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组织的管 理层次不会做出很大调。不论企业处于离收益还是低收益阶段, 组织中的管理层是不变的。另外,僵化的层级结构,也不能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物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环境也变得信息化和智能化。这要求企业能够快速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信息共享与实时传输。
4、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对传统层级结构的突破
这种组织结构强词纵向管理层次的简化,削减中层管理者,从而使得企业指挥链条最短但扁平结构在减少管理层次的同时,也加大了管理幅度,使得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扁平化组织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可随项目点开发与结束进行组织和解散,因为这种结构是根据具体的项目而组织的,从不同部门抽出来的人员更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这 使 得团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有所增加 ,速进项目的实现。当然,扁 平化组织的缺点也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当项目任 务完成之后, 成员仍要回到原单位 ,因 此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和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 外, 扁 平化组织虽然有内部的流动性, 但其人员数虽与部门 结构 也是相 对稳定的; 并且针对不同 种 类的项目,如何保 证组织内已有人员技能的多样性也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随着商 业膜式的多样化和变动性增强,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由于其相对固定性也将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物联网市场。
在物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深度融合将使得行业边界逐渐淡化,跨行业的商业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多变。这要求企业由固定的组织结构向波动的、有机的组织结构的 转变。物联网信息技术能够促进组织取消层级、简化管理,提 高效率。组织结构的波动性也将体现在员工的流动性中。员工不再屈于某一特定公司,而是可以在不同公司之间流动。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在不同项目中组成团队,他们既可以为多个组织的项目而工作,同时 又 不屈于某一特定的组织。项目完成后即可从团队中解散出来,投人 其 他公司的项目中。从员工角度来讲,“你是谁”、“你有什么样的技能 ”比“你在哪里工作”更加重要。从企业角度来讲,动态发展 过程中可以看到组织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组织中的人员随时 在变动,人员的多少由具体的项目来决定,没有了固定的层 级结构,组织成本也随若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增减。经销商、供应商、合作伙伴,他们共同成为一个整体,但他们又同时不是公司的一部分。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得灵活多变、动态发展。新的生态形成新的组织,新的组织形成新的组织结构。
结论
作为智能化与互联网相结合、能拟世界与实体世界相融合的全新体系,物 联网成为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支撑。企业需要在协同、智能、耻合的物联网思维中,利用自有优势和资源,寻找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商业膜式,并据此洞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由固定的人员构成和组织结构向流动性强和多元化的组织方式的转变,可以将组织成本与企业项目需要挂钩,长期来看可减少固定组织成本;灵活波 动的组织方式也使得后方企业与前方客户端变化更加一致,信息反锁与措施采取的时间差大大缩短, 使 组织更加 高效。
参考文献
[1]项小娜.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管理变革思路探讨[J]. 现代商业, 2018, 000(002):157-158.
[2]李新, 朱彧谦. 浅谈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J]. 河北企业, 2020(10).
[3]徐晖. YLW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 2018.
[4]程刚, 陈传明. 基于企业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04(02):42-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