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的持续改革,小学语文课堂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注重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帮助教师加快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缓解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改善教学效果的方法,明确语文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保持传统教学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教学中心而轻视学生主体性,一直用灌输的方式教学,根本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此方式。学生不能深刻融入教学课堂,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思考已经被教师不停地说教所替代,因此限制了学生思考空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到学习效率。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调、刻板,缺乏生动性
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只会按照课本内容逐步讲解,教学方式单调固执,内容乏味枯燥,吸引不了学生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单调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室氛围沉闷,学生的思维也受约束,以致发挥不了创造性,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对语文课堂的厌倦感,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二、如何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只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语文的学习中来。这种欲望和兴趣大多产生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并且要制定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创新型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并且发挥自己潜在的优势,通过这样的方式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教师也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语文,进而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
三、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其他人而言,只有他们对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才可以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语文教师在教学和备课的过程中,也要丰富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兴奋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效课堂的语文教学培养时,要不断指引他们积极打开自己的思维。每个学生不论是从想法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有差异,所以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
(三)制定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制度
1.教师制定对应的课堂学习规则,设立语文小组合作规则。小组的设立要能给学生提供才能发展的空间,在小组中,每个学生自己的目标和小组的目标是一致的,小组成员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团队负责,每个人要相互鼓励、相互配合,拥有团队精神才能更快地完成语文教师布置的任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维护团队的意识。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习效率。积极的合作关系能够更好地调节身心,在每个语文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都应该明确各自的学习目标,提高个人课堂效率,小组成员应互帮互助,提升小组学习语文的效率和质量。语文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学习科目、学业基础、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分配小组成员。将班内的学生组成不同特点的学习讨论小组,使各组之间的语文学习能力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3.人人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想要人人都参与,就要全班同学一起制定语文学习目标,这种共同制定的规则在学生学习起来才能出现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组织班里每个同学在语文课堂上表达自己对所学文章的看法,通过个人来影响集体,再通过集体影响个人。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小学课文四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天窗》,我们可以根据这篇文章举例: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根据本篇课文课后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比如在读完课文后说说天窗在哪?为什么要开天窗?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这样才会更加有效率地开启小组合作活动,培养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对每个小组成员所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和打分,最后分出优胜,让他们感受到只有小组合作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分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四)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划分合作小组,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过程中,可以依据小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对他们实行正确且科学的分组。如按照学习成绩高低进行组合,按照学生性格的活泼与安静进行组合,按照学生性别进行组合等。不同的组合方式,都可以使语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生性格迥异也就决定了他们思想差异,从而决定了他们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强弱。因此,教师科学合理地成立学习小组才能达到促进学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目标。
(五)在语文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以往的灌输方式已经让学生感到厌倦。多媒体是教师主要的教学工具,引进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以往封闭沉闷的教学课堂,优化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样,将无聊冗杂的语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乏味的学习课堂会变得欢快起来,学生也会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参与度。多媒体给予课堂更多的空间,促使语文教学更加多姿多彩。
结束语:教师需要持续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主动地拔高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语文学习兴趣,养成卓越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能够在接触更高级知识的时候轻车熟路,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踏上崭新台阶。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方式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学校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还要以科学的管理方式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更加高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散,有利于语文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张玉婷.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2]张越.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徐彩玉.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研究[D].扬州大学,2017.
[4]刘明功.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5]付超.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建构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