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岩土工程领域,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环节的影响十分显著,尤其是地下水因素,是整个岩土工程架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勘察单位在实际工程勘察实践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条件,针对性的做好水文地质因素对岩土工程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方案,是岩土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1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意义
世界上任何岩土工程都建在岩石圈上即建在岩土体上。岩土体是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紧密联系的地质体,而不是孤立的材料体。地质环境系统中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是地下水,地下水位的变化能引起整个地质环境的变化。岩土工程的工程问题大多与地下水相关,岩土工程应重视地下水工作。而重视、解决该问题的前提,就是获取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准确掌握对岩土体信息,加强分析、解读水文资质资料,促使整个岩土工程的工作按照预期设想来进行。
2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2.1地下水位上升
地下水位的不同上升情况会对地基所能够承载的建筑物重量产生极大影响,无论建筑物采用了什么样的岩土材料进行建造,当地下水位上升以后地基的承载力会有所下降,地基承载力下降幅度能够达到45%~70%左右。在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建筑物地基为砂性土,土体会受到地下水位上升影响,吸收更多的水分从而加大土体当中的液化动因,导致建筑物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振动和陷落,加剧建筑物的沉降。特别是在地下水较为丰富的河边地区施工,或者地质不稳定的斜坡地带,地下水位的变化就更容易对建筑物产生影响,此时如果地下水位处于上升状态,建筑物涉及的土体和水体浸润程度会有显著的提高,浸润范围也会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而进一步扩大。当边坡岩土体若存在膨胀软化特性时岩土的抗剪力会显著下降。因此,此时边坡会出现变形崩塌和滑坡移动等等现象,导致建筑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
2.2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影响
对于实际的工程勘察项目而言,水文地质因素中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影响最明显的是动水压力因素。在具体施工环节,自然条件下的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较小,但是一旦出现人类工程活动,地下水的自然条件就会发生变化,动水压力就会出现失衡,动水压力异常升高或降低,此时勘察得出结果可靠性较低。而且动水压力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地质灾害,这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会造成极大的不利。
2.3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的突然下降,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由于当前的人类建筑活动不断增加,再加上各类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在不同方面的用水力度上大幅度的提升,毫无节制的对地下水进行抽取、应用,导致水位的下降速度大幅度的增加,最终产生的地面沉降问题不断的加重。如果地下水位的下降表现在沿海的区域,必定会造成海水入侵的现象,对地下水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3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准确性的策略
3.1遥感技术
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其中。遥感技术当前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煤炭资源评价以及查找方面或是水害防治工作等等。通过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工作中,能够对地下的资源进行勘测以及评价,从而增加信息获取渠道的可靠性。遥感技术也具备很多优点,遥感技术的工作效率较高且不需要过大的成本投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当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勘察的重要方式。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对应的种类也在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遥感图像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整体分辨率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3.2物理勘查技术
受滑坡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经勘查得出滑坡具有存电性差异的结论。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查的时候,相关人员可运用高密度电阻法,结合使用电剖面法和电探测法,达到电极在一条视察剖面疏散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可大大提高岩土工程勘查效率。通过运用该技术,岩土工程勘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数据和电极的变化情况,确定PS断面等值线图,为岩土工程勘查提供更加科学的滑坡地质数据,有利于工程顺利进行。在对勘查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岩土工程勘查的相关人员在进行电阻模型构建时应结合一致平均电阻率。在初始的电阻模型构建完成之后,岩土工程勘查相关人员就可以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来判断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实际影响。
3.3充分了解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场地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解,如地下水的蒸发量、降水量、水位变化情况等基本信息,除此之外还要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不同地质条件下,地下含水层厚度不一,而含水层厚度又是影响水文地质的重要因素,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变化情况以及水质信息都是非常关键的信息,在实际勘察中,需要结合多项数据做出科学的判断。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还需要勘察地下水和地表水是否存在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3.4加强对于岩土勘察人员的培训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公司缺少对于相关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和内容规范的培训,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有关于地质勘察的完善规范体系,但是目前仍然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的勘察过程当中缺乏完善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因此勘察的结果往往不够全面和准确,为了提高勘察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需要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学习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水平等,帮助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全面地收集各项数据。
3.5在水文地质勘察中使用新技术
现代化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除了要明确水文地质问题,还需要在勘察的技术方法上更好的使用新技术,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在长期工作的安排上,一定要给出较多的保障,对潜在性的不足更好的应对、解决。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时候,可以合理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该项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整合、筛选,同时自身所匹配的数据库非常庞大,在水文地质的综合分析上,整体上具备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时候,还可以合理运用信息化的勘察技术,尤其是后续施工过程中,应掌握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具体变化情况,对不同的动态因素及时跟踪处理,进行信息化施工、设计。为此,今后的技术革新措施要进一步的加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性,不仅仅能够确保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结合水文地质问题,做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以提高岩土工程项目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中国金属通报, 2019(08):184+186.
[2]高跃.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内容及地位勘察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19, 4(14):251-252.
[3]张丽艳.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研究[J].西部资源, 2019(0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