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核电工程建设方面,处于起步发展较晚的状态,尚未形成完善的核电工程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核电羡慕的实施与发展。现阶段,深入到我国能源应用的实际当中可以发现,核电建设项目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重视核电工程建设,出台制定核电发展计划。其中,设备采购在核电工程管理体系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对核电工程的整体建设都将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如何优化核电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则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核电设备采购进度量化的原理
在对核电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为了确保设备采购流程朝着规范性的方向发展,则需要结合核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其采购进度进行有效划分。通常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招投标阶段,二是设备制作阶段,三是设备运输阶段。在这一环节中,对于核电设备而言,其制作周期会处于相对较长的状态,相关人员要以项目实际情况为依据,做好核电设备的设计工作。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采购原材料,随后制作核电设备。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各个流程及节点进行有效把握,秉持定量分析的基本原则,做好节点量化评估工作,加强与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在通力合作之下,共同完成核电设备的采购工作,从而达到优化核电设备采购管理模式的效果。
在对核电设备进行采购时,要落实分解工作,运用公式对采购包的权重进行有效计算。计算结果为依据,预测采购包的进度,包括实际进度和预计进度,对各采购包的完成比例进行有掌握。在此基础上,系统化评估采购包的权重。
二、核电设备采购进度量化信息系统
一方面,量化采购包。在确定采购方案的基础上,工程师要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能,针对采购包做好量化设计和分配工作,将相关数据及时录入系统,有效监督核电设备的采购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工程师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进厂、设备制造关键工序、试验检测等多种因素,科学制定核电设备采购进度计划,不断增强其科学性含量,从而确保核电设备可以按照合同如期交付。
另一方面,评估监控点进展和总体情况。工程师需要对监控点进行控制评估,及时记录核电设备采购的完成日期,并且做好一系列的反馈工作。如对于尚未完成的项目,则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对相关报告进行有效填写,对剩下核电设备的完成日期进行预估。在进度计划完成之后,还需要根据系统实时掌握当前进度情况。一旦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则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如果系统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值较大,则需要由工程师加以调整。
三、核电工程采购管理体系
以核电工程为例,对其设备进行采购管理时,囊括多个项目,包括市场管理、成本管理、日常管理、档案管理、进度管理、操作规范等。通过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和有效衔接,可进一步提高核电工程项目的设备采购质量,促使核电设备采购管理体系朝着完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在对核电设备进行市场管理时,要透彻分析市场管理模块,深入到市场实际当中,获取与核电设备有关的市场信息,以便为后续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在成本管理方面,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核电设备特点、核电工程需求、市场价格信息等,对各个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归纳,以此为切入点建立价格分析模型。在进度管理方面,则需要全面掌握采购的关键节点。在管理系统建设方面,要重视大数据技术、智能化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增设新的功能,对设备采购的进度情况加以自动化提醒,从而更好地增加核电设备采购进度管理的准确性含量,为采购人员了解设备采购进度情况创造便捷条件。从整体上来说,在核电设备采购体系中,进度管理占据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采购人员重视采购进度管理,加强采购进度管理体系建设。
从整体上来说,分级管理方式广泛应用在核电设备采购管理环节当中,针对核电设备采购建立负责该项工作的管理机构,及时监督核电设备采购的监督,借助进度控制系统建立、相关人员责任落实等策略的实施,对核电设备采购进度进行全方位的把控。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或多或少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效管理关键节点,从采购定签时间、出厂时间、安装时间等多个方面入手,确定核电设备采购的时间点,从而达到把控核电设备采购进度的目的。
结论:在时代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之下,核电工程的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并对核电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人员要正视核电设备采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核电设备采购质量,在其中应用进度化管理,获得理想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闫湘林.核电设备采购中的采买计划管理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1(01):196-197.
[2]熊艳,徐旸.GS-R-3管理要求在核电设备采购中的应用[J].一重技术,2021(02):70-72.
[3]张斌.影响核电工程设备采购进度的因素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2):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