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改良培肥
贾林松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贾林松,. 浅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改良培肥[J]. 中国土壤,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39.
摘要:
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国家对土地建设保护方面,出台了保护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很多政策。为了把政策落实,本文作者谈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改良培肥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革
DOI:10.12721/ccn.2021.157039
基金资助: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方法

(一)注重环保和配套设施建设

伴随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政府部门理应提高对耕地的重视度,除了要进行全面保护外,还要加强资源利用。

其一,为了对污染问题展开有效缓解,相关部门就需要对耕地展开有效保护。在日常生产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化学药剂、肥料的用量,逐步更替为农家有机肥,以此打造一个更具协调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对生产布局的调整,做好规划,保证休耕工作都能有效展开。通常来说,可以先选取较小的面积进行休耕尝试,之后再根据现有的实际状况,逐步扩大面积。特别是一些恶化程度相对较为严重的地方,应当率先休耕。

其二,对于相关配套设施理应不断完善和优化,像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以及农田整治等,以此将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的建设工作全部落实到位。每隔一段时间,对其展开维护,为未来高水平农田的建设创设优良的基础条件。

(二)完善维护管理机制

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来说,本身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因此属于一项长期性任务,极为复杂。在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维护工具展开全面保护,防止其受到任何损坏。

其一,在进行建设的时候,相关部门理应根据实际情况,专门建立一个管理机制,并对其持续优化,从而使得具体内容、流程得到明确,进而给之后高标准建设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其二,企业理应对管护主体予以有效明确,根据实际状况,签订维护合同,如此,无论是管理责任还是管护主体,基本上都能得到明确。此外,还需要专门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以此对农田建设提供指导,进而使得建设效率得到全面提高。

其三,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工作全部结束之后,相关单位还要积极监管。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项目展开全面检查,若发现任何管护不到位的情况,都要在第一时间展开整改。由于建设工作极为复杂,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政府部门应当带头建立管理维护基金,参照管护需求,每一年从农田的经营收益里面取一部分用于管理和维护。此外,还要专门设置一部分资金,实现专款专用的目标。所有投入都要严格监管,以防出现随意挪用的情况产生。

(三)推动制度改革

为了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当前就需要加强土地改革工作。对现有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使我国农业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其一,在进行土改的时候,理应尝试对战不同的方法,以此有效完成布局和规划。之后再参考土地征收、集体经营等多种模式,为改革活动的推进奠定基础。在对广大群众的基本利益予以保护的同时,还能使得土地利用率有所提升。

其二,在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还需要时刻贯彻依法有偿的基本原则,不能对耕地进行改变。对于土地的承包权,应当采取流转的方式,以此使得田埂系数有所降低。而对于连片农田,相关构建工作应当积极推进,以此使得我国农业能够形成较大的规模,进而逐步解决耕地撂荒的问题。

其三,对一些处于闲置状态的农村用地,政府部门同样需要提高重视度,尽可能将其完全盘活。参照特定的比例,对这些宅基地、建设用地展开转化,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完成宅基地的全面重组。

(四)注重农业科技投入

在进入新时代之后,农业技术同样需要做到全面创新。因此,当前就需要将一些新科技融入进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就要在农业科技方面提高资金投入,从而做到积极创新。

其一,打造一个全新的农业创新机制,其中政府部门负责引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科研方面尽可能增加投入成本,出台相关政策,以此让各类资金都能逐步转入到科技创新之中。同时,企业也要积极跟进,认识到科研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加投入。

其二,对于现有的资源,理应采取科技创新的方式,对其配置展开全面创新,从而使得资源和经济层面的差距有所减少。在资源投入部分应当做到均衡处理,结合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合理运用相关技术,并促进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创新。

其三,打造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其持续优化。落实科技创新主体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措施,以此使得农业主体有着更高的科创动力,给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创设相应的保障。

二、土壤改良培肥技术要点

(一)生物技术

通过采用生物技术展开土壤改良培肥活动,主要是对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进行有效利用,以此使得土壤内部的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同时利用固氮作用,让土壤中的氮元素数量有所增加。在改良培肥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在区域里面种植大量豆科作物、绿肥牧草,之后再采取秸秆换填、施加松土促根剂和有机肥的方式。如此一来,土壤里面的氮元素和有机质的数量就会大幅度提高,而盐碱物质的含量会随之降低,进而能够具备固土保水的效果。

(二)化学技术

通过采用化学技术展开土壤培肥工作,主要是在现有的土地里面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肥料、土壤改良剂,以此使得土壤具备更高的肥力水平,从而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充分贯彻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在进行农业生产工作的时候,化肥的施加效果将会直接影响整体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当前就可以通过测土配方的施肥方式,对土壤里面中的各类元素展开测量,把握其含量,之后再采用合理施肥的方式,让氮元素、磷元素以及钾元素得到全面平衡,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需要明确的是,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理应对化肥的具体用量予以有效控制,不仅要展现出经济性,还要做到足够有效,并让氮元素、磷元素以及钾元素有着最为合适的比例。不仅如此,还要合理使用有机肥,保证有机肥能与无机肥有效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取长补短,进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全面进步。

(三)物理技术

通过采用物理技术的方式,逐步完成土壤改良培肥的工作。通常来说,主要采用的是整地、翻地、灌溉、农田建设的形式,以此使得原有的土壤结构优势转变,不断改善肥力条件。如此一来,土壤里面的水分、空气以及养分的比例就会变得更为合理,彼此之间不会存在任何矛盾,进而使得农作物的生长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四)防护林技术

土壤改良培肥的时候,理应做好农田防护体系的建设工作。专门打造一个防护林带,加快实施保护性耕作、种植,使得农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如此一来,整个农田的生态环境就会变得更为完善,进而能够使其具有更高的地力水平。

(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在进行土壤改良培肥的时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样非常重要。政府部门理应做好推广工作,依靠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的模式,结合各类农作物本身的需肥量和基本规律,合理使用肥料,并对于氮元素、磷元素以及钾元素合理控制,调整具体配比,保证施肥时间和方法都能有着较高科学性。农业部门人员需要做好技术宣传,获取测土配方的相关要点,以此将技术的优势全部展现出来,实现需肥和供肥之间的矛盾调解。此外,还需要参照农作物自身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墒情,以此做到合理施肥,土壤缺什么,就为其补充什么,具体缺多少,就补充多少,从而做到肥料均衡,以此满足农作物在不同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如此一来,施肥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农作物也会有着更高的综合质量,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节支增收的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三农”工作之中,土地整治一直都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为了能够实现新时代的基本需求,政府部门自然需要提高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壤改良培肥,从细节入手,不断调整,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贾林松(1979年05月-),男,工作13年,广西融水人,大学专科,兽医师,主要从事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培肥,测土配方施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工作。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