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袁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袁春,.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师教育与创新,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283.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衡量新时期优秀人才的标准主要是评价其创新能力,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高中化学教学要不断创新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构建创新氛围浓厚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拟探究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人才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创新能力
DOI:10.12721/ccn.2023.157283
基金资助:

一、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化学作为培养我国化工人才的基础学科,不仅容纳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有着大量有趣的实验,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是培养我国化学专业人才的基础。因此,高中化学以其复杂的知识内容和鲜明的趣味性,成为高中阶段尤为重要的课程内容。保障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就是保障学生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课程教学内容。

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利用化学教材中的内容鼓励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积极主动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化学应用型人才。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重点培养方向。创新能力,是众多人才步入社会之后的实际价值所在。良好的创新动能,能促使学生以独到的眼光看待问题,更好地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拥有独立自信的人格。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重要人才培养途径,只有借助这样的方式,才能保障当前的教学,为化学行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化学领域的自主研究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保障。

二、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客观而言,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研判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多在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与行为表现。若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就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创新发展需求。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仅仅讲解所学知识,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实践机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教学模式单一

化学学科本身极具趣味性,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彩的化学实验基础上,能使课程整体教学呈现生动性及趣味性。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高中化学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毫无存在感和参与感,从而逐渐消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运用更多新奇的实验设备和教学器材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授课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也无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情境教学模式,限制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在化学课堂上始终表现出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能从教师讲述的某个具体内容延伸到更广的知识范围,并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从经验中总结成长,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需要化学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常规,带领学生脱离思维惯性,敢于在学习过程中突破自身限制,实现更好的发展。学生始终带着质疑的态度展开深入学习,才能深刻掌握创新的根本。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始终围绕课本中的固定内容讲述,这样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对既定的教学资源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不敢大胆质疑教材中的内容。教师鼓励学生不断质疑,可以使学生脱离教材中教学内容的束缚,打破学生对权威的认知,从而避免学生过于迷信所谓的权威,影响学生的创新突破。因此,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学生提出假定性的开放问题。在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后,不要急于对学生的答案下定论,而是在这一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求证。教师获得学生的结论后,要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反推并予以验证,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教师可以故意错误地陈述某一内容,引发学生的质疑,使其不再局限于在课堂中听从教师讲解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脱离桎梏,始终以新眼光看待问题,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可以在期末考核中加入平时学习表现的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或是质疑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加分项,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思维。

(二)创建合作教学模式

仅仅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教学,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乏味感,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尤其对化学教学而言,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着重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讲解,而是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更好地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实验教学的机会,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这样的实验活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众多新奇设备和材料的应用操作中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升实验探究的实效性。

开展实践教学,以实验促进学生的能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小组为单位,在考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众多的化学实验中,实验人员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单独完成实验研究或科研课题。同时,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发展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开展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以及讨论,通过思维碰撞擦出火花,既是创新灵感,也是研究话题。这些教学方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各抒己见,不局限于某个固定话题的分析,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不断提升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构建情境教学环境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更好地吸收化学知识,实现创新发展,众多化学教学的研究课题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以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高中化学情思课堂整体建构研究的相关课题项目为例。教师要注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感衔接思维,从而引出一系列的问题,推动化学项目的集体性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情境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引起学生情感认知并启发思维的关键所在,不同的情境教学环境能促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其中的问题,从而提升探究兴趣,唤醒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质疑精神;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适应多种复杂环境;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能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更能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马玲.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讨[J].新课程(下),2019(7):206-207.

[2] 尹晓建.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36):23.

[3] 李家旺.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8(9):197.

[4] 贾金花.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90):139-140.

[5] 牛志军.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70-17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