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手术听力保护及激光技术应用
罗利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利琴,. 内耳手术听力保护及激光技术应用[J]. 光电子进展,2021.8. DOI:10.12721/ccn.2021.160120.
摘要:
传统内耳手术有多种,如,镫骨足板开窗手术、耳蜗植入,在科技发展当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这促进了内耳手术的发展,使得手术的方式、范围都得以拓展,总体来看,在内二手术当中,听觉功能保护是一大核心所在。激光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其有着低热、低损伤方面的优势,将其运用到内耳手术中,可极大降低手术对内耳造成的损伤,并释放保护因子,对听力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这是今后内耳手术发展大方向。
关键词: 激光内耳外科
DOI:10.12721/ccn.2021.160120
基金资助:

一、内耳手术

对于内耳,往往也称作是迷路,其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二是骨迷路,其二是膜迷路,其是人体的一个重要感知器官。总体来看,传统内耳手术有多种,如,足板开窗手术、耳蜗植入等,是治疗脑部、耳聋等手术的一大通道。在20世纪中期,显微镜被运用到了耳科手术当中,这极大的促进了内耳手术的发展。

开展内耳手术,是为了实现预期目的,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这使得听觉保护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进入新世纪来,耳神经外科高速发展,一些内耳手术可对听觉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二、内耳手术的扩展改良及内耳手术听力保护可能机制

(一)全半规管切除术

对于全半规管切除术,其是对内耳手术的改良,通过切除半规管,同时封闭前庭,由此使得听道、小脑脑桥角、岩斜区域显露出来,现阶段其多运用在侧颅底肿瘤切除。总体而言,全半规管切除术对于眩晕、颅神经病变层面的处理有着很大的优势。对于此手术,完全可以对传统迷路切除术、前庭神经切断术进行替代。此外,对各种颅神经疾病也有着一定的优势。

(二)内耳及全半规管切除术听觉功能保护的理论基础

对于内耳,其主要有三大部分,其一是耳蜗(这是感音器官),其二是前庭,其三是半规管,后面两个都是平衡器官,并且它们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但同时也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对于内耳各部分,它们的发育并不同步,通常情况下,半规管的发育要比其他两个要更晚一些。同时,内耳外淋巴间隙里面的迷路界膜与耳蜗、球囊等一起时的耳蜗保持着比较稳定的环境。如果切除了部分迷路,那么其会进行愈合再生,由此保持着外淋巴系统的一定独立性。

通常,全半规切除后,患者的听觉功能会丧失,这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开放膜迷路,由此导致膜迷路环境的不稳定,并造成毛细胞出现死亡。进入新世纪来,许多学者对内耳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透过对这些研究结果的整理分析可知,内耳的三大组成部分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如果切除了半规管,只有高效的封闭前庭,此时耳蜗功能是能够保留部分的,大量的研究也给全半规管切除术当中的听觉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由于内耳手术所设计范围在持续扩大,这进一步加大了听觉功能保护的难度,对于一些传统的内耳手术,它们并没有在全世界广泛应用,这主要是由于手术中的听力保护效果比较有限,由此使得这些传统内耳手术无法大规模应用。综上,虽然内耳手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听觉功能保护给其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制约着其深入发展。

三、激光内耳手术的优势及初步机制探索

(一)电钻技术的不足

在耳外科当中,手术电钻是一种常用工具,其被运用到了内耳手术当中。但是,大量的临场实践显示,电钻内耳手术会在一定程度损伤内耳功能,这主要是由于此手术当中会产生一定的声热,由此损伤到了内耳。

基础研究、临场实践都表明,电钻所产生的噪音,还有切割时会带来的震动,这些会传导到内耳,由此导致患者出现耳鸣、眩晕等一些听力损伤。同时,电钻在内耳中的敏感结构操作时,此时会形成一定的热效应,而这很容易对内耳周边的关键结构造成破坏损伤。

(二)激光技术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当中,激光技术也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同时在耳耳显微外科、侧颅底外科方面已应用多年。在内耳手术方面,较之传统电钻技术,激光技术有着其独特优势,主要有这几点:(1)由于激光有着非接触特征,这使得手术当中的震动非常少,由此可很好的降低对内耳造成的机械、热损伤。(2)无噪音,由此避免了手术当中声损伤。(3)利用激光技术开展内耳手术,此时并不会带来骨粉,也就不需要进行冲洗,降低了手术当中感染的概率。(4)激光可以更加精准的开展消融操作,并且手术方式更加的多样化,这极大的方便了手术的开展。这诸多优点下,使得激光技术已被大量运用到了内耳手术当中,对比传统技术,其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都表现的更佳。

(三)激光器的选择

总体来看,激光内耳手术需满足两大基本条件,其一是拥有充足能力来消融内容组织,其二是对其他组织结构的损伤非常小。所以,激光器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激光器,可最大限度降低手术中的损伤,由此更好的保护听觉功能。现阶段,有多种激光器可被运用于内耳手术当中,然而,它们都在一定方面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是由于它们的物理性质所带来的,如,Er:YAG激光,其会损伤声压;氩激光,其会损伤到球囊、椭圆囊等。现阶段,C02激光在镫骨手术中应用很多,并且其有效性也非常好,然而,在淋巴液内还有着一定热效应。对于飞秒激光,其是一种脉冲类型的激光,其特征是持续时间很短,当下在骨组织消融手术方面探索应用,较之传统类型激光,其在精度方面表现更佳,同时所带来的机械、热损伤基本没有,其是今后激光技术应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激光技术在内耳手术中的作用及地位

要想在内耳切除术当中很好的保护听觉功能,就需要保持膜迷路完整、耳蜗内环境稳定,较之传统电钻技术,激光技术所带来的热损伤、机械损伤非常小,此时对于膜迷路、耳蜗内环境带来的影响也就非常小,并且在利用激光消融骨、组织时,可释放出相应保护因子,可对膜迷路、耳蜗毛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性作用,在诸多优点下,这使得激光技术是今后全半规管切除术听觉功能保护的发展方向。今后,要多将一些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医学当中,由此来让先进技术更好的保障造福人类,要基于内耳的特征,研制出专门性的激光仪器,由此来加快内耳手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春杰,于泳,王莹,李柱虎.高丽红参对庆大霉素引起的耳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9,42(04):252-256.

[2]潘宏冉,杨磊,庄益珍,雷松.年轻人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0):1287-1291.

[3]蒋涛.现代听力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8,16(02):154-1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