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地壳中铝元素含量约7.7%,是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由于铝及其合金材料密度小、导热导电性好,具有较好的韧性,易于加工成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根据合金成分、工艺特点等的不同,铝合金分为形变铝合金及铸造铝合金两类。铸造铝合金中由于加入了其他合金元素,如硅、铜、镁,使其具备浇筑温度低、流动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对工件尺寸精度、表面光滑度、壁厚的特定需求。
1研究目的
铝及其合金由于其本身化学性质活泼,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形成一层4.0nm至5.0nm厚的氧化铝膜,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但由于这层氧化膜是非晶态的,使工件表面失去原有的光泽;此外,这层氧化铝膜疏松多孔,不均匀,不能改善工件硬度低的缺点;且在恶劣工况下,耐腐蚀性、耐磨性较差。因此,生产中通常根据不同性能需求,采用不同的表处理技术用以满足其在苛刻环境下的应用。
2铸造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2.1激光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是通过激光束与基材相互作用,对工件表面进行设计和激光改进基材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方法。激光表面改性包括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表面重熔、激光熔覆。
激光表面合金化是利用高能激光对加热基材金属,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使材料表面增强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及抗老化性能。激光表面重熔是利用激光束的高温作用,将材料表层快速融化同时快速凝固的方法。激光熔覆是利用激光照射的高温作用,将基底合金表面熔覆材料熔化,再经急冷后凝固,该技术可显著提高基材的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的性能。激光表面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材料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膜难以清除彻底,界面易产生裂纹;结合力下降,易造成涂层脱落。
2.2磁控溅射
磁控溅射是利用物理气相沉积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将被镀工件作为阳极,溅射靶材作为阴极,在一定的压强下通入氩气,加高压电离成氩离子。在电场中,氩离子通过轰击靶材,以达到将溅射出的粒子沉积在工件表面的技术。
磁控溅射对材料膜层损伤小,作业环境所需温度低,并且能够满足制备耐磨损薄膜、耐腐蚀薄膜、超导薄膜、磁性薄膜等特殊功能性膜层的需求。
2.3电镀
电镀,即利用电解原理,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薄膜、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法的优点是可使基材得到美观性保护,并且可以修复机械加工产生的误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表面已出现针孔,引起材料表面生成黑斑。
2.4化学镀
化学镀选用适合的还原剂,在不通电状态下,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经过氧化还原反应镀覆于材料表面。对铸造铝合金化学镀的研究多为表面镀Ni-P合金,并且有研究表明在ZL104表面化学镀Ni-Cu-P三元合金镀,可获得更优的耐磨性、耐腐蚀性。
化学镀技术以其工艺简便、节能、环保日益受到关注。化学镀使用范围很广,镀层均匀、装饰性好。在防护性能方面,能提高产品的耐蚀性和使用寿命;在功能性方面,能提高加工件的耐磨导电性、润滑性能等特殊功能。
2.5阳极氧化
在阳极氧化电解液中,工件作为阳极,在外加电流作用下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层。铝合金采用阳极氧化能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损性,扩大其应用范围。阳极氧化法整个工艺流程需要槽较多,且采用强酸强碱溶液,操作时易产生酸雾、碱雾,并且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
2.6微弧氧化
微弧氧化技术是在电解液中通电产生高压,工件作为阳极,在其表面产生微弧放电。在电化学反应、热化学反应、等离子化学反应等共同作用下,在工件表面原位生长出氧化物涂层的技术。通过工艺条件的改变,可以实现涂层的功能设计。
该方法工作环境简单,不需真空或低温等特殊限定条件,处理设备简单,且电解液大多为弱碱性溶液,可操作性强。该方法能够处理复杂形状工件,涂层均匀,结合强度较高,不易脱落,具有较好的表面硬度、耐磨损性、耐腐蚀性,且隔热性较好。
3结语
总体看来,各类涂层制备技术的优异性能均在各个行业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实际应用中一种材料的性能往往需要多种工艺性能指标,如何进一步利用现有工艺技术,探索多种表面处理技术结合的方法,开发复合涂层,提高涂层性能或开发新的涂层功能,以求解复杂的多目标工程,是今后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铝及其合金电镀研究进展[J]. 蔡婷婷,王兆文.有色矿冶.2013,29(6):35-41
[2]铸造铝合金表面改性研究进展[J]. 黄有国,李庆余,王红强.电镀与精饰.2011,33(9):13-17
[3]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概述[J]. 杨延华,杨专钊,丁毅.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03):34-35
[4]铝合金阳极氧化与表面处理技术[M]. 朱祖芳.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浅论铝及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J] 王丽.广西轻工业. 2009 (08): 29-30,32
[6]铸造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张宇,王军,赵永新,邵忠财.电镀与精饰.2014(02):13-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