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都是对土地的管理和利用,但两者起步不同,特点各异。城乡规划起步较早,它是随着数十年的城乡建设不断成长起来的,其专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经验都非常翔实。但土地规划管理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概念,其主要的思想就是要在保证建设用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面积。
1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意义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我国,土地是国家和集体的重要财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各个国家都要面临土地资源规划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正面临转型和升级,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对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优化城乡规划实施,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城乡规划实施中,土地规划管理意味着要规范使用土地。通过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有效管理土地资源,可优化城乡规划建设方案,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促进我国城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 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2.1 两者间的矛盾
一是管理理念的矛盾。城乡建设受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的限制和影响。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需要合理规划和配置土地资源,并且还要考虑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城乡规划实施中主要以城市发展为基准,以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这会引起管理理念上的矛盾,不利于城乡规划实施,不利于城乡建设的开展。二是用地分配的矛盾。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因此,需要不断调整城乡规划实施来适应这种城乡社会结构的变化。但实际中为了加快城乡建设发展,建筑用地不断扩张,耕地资源大量减少。而土地规划管理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以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这必然会导致两者间的矛盾,不利于城乡规划实施,不利于城乡建设的开展。
2.2 两者间的关联
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是土地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实施的前提。城乡规划实施必须以土地规划管理为前提,必须协调好产业发展和农业用地的关系,准确定位土地资源,满足民众基本用地需求。在统筹规划时,要具有明确土地规划的方向,注重建设用地结构的创新,确保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二是两者相辅相成。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不是两个独立体,而是一个发展整体。建设用地的使用需要协调好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加大对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干预力度,处理好两者间的矛盾,使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协同发展,以推动城乡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优化建议
3.1 规范用地程序
在征地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些违规征地程序。土地征用方和土地所有者为了各自利益据理力争,常会引发一些矛盾,加大了征地工作难度。一方面土地评估市场价格会出现波动,政府的征地补偿与市场价格存在偏差,这会导致被征地的一方产生不满情绪;另一方面土地规划管理和违规的征地操作加剧了征地方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用地程序的立法,完善土地征收法律法规,细化土地征收补偿的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和有对性地评估土地的价格,根据土地的市场价的变化和评估价修正土地征收补偿价格,确保土地征地补偿价格合理、合法。在征收土地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用地规范程序, 统筹兼顾,合理征用土地。其次要做好征地后的安抚工作,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妥善安排,如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为他们解除失去土地的后顾之忧。
3.2 协调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是相互关联的,土地规划是城乡规划的基础,城乡规划是土地规划的具体体现,是土地规划的延伸和拓展,两者之间是协调统一的。建立完善土地规划管理体系,实施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使城乡规划得到很好的实施。这就需要从两者的特点出发,使两项工作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并且以相关的法律为依据,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和最优化利用。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两规”发展新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进行改造和创新,建立起沟通信息化和环节制度化的模式,以保持两者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目前土地规划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旧城改造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新城区建设要控制城市过度扩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中型城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必须进行适当的土地使用控制,通过城乡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来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通过资源整合,提高土地资源和其他城乡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运用网络优势,发挥土地规划的重要作用
土地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乡规划实施和城市的发展前景,影响到土地储备和城乡建设战略目标的实施,影响着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土地规划和管理不得当,可能会导致基础设施不足,影响城市建设的功效和功能的有效发挥,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应从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出发,制定科学、完善、合理的土地规划细则,明确土地用途,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充分发挥土地规划管理对土地资源的调控和引导作用。运用网络优势,加大管理力度,减少人力、物力,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3.4 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都是靠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起关键作用。因此,必须严格选用和管理工作人员,录用新人员时,不仅要注重学历和工作能力,更要注重职业道德。并重视对新上岗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让他们尽快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为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工作奠定基础。对从事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工作人员都要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使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提高专业素养,还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造福人民和建设美丽城乡为己任,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促进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城镇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在城乡土地规划管理中会遇到来自城乡规划部门的控制,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会发生一些矛盾。因此,需要明确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实施之间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既密切关联又相互矛盾,必须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将两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协调发展,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两者间发生矛盾和冲突。以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城乡规划工作顺利开展,从而达到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婷婷.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关系的探讨[J].居舍.2019(13)
[2]陈春娅.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智能城市.2019(04)
[3]徐凡.浅谈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山西农经.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