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2020年底国内取得公共航空运输资质的民航企业有64家,其中国有控股公司49家,民营和民营控股公司15家。在全部运输航空公司中,全货运航空公司11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9家,上市公司8家。本文研究的中小型民航企为除四大航空公司以外,机队规模在100架以内的民航企业。
一、我国航空货运行业现状
(一)行业整体数据稳步增长
近年来,航空货运在整体经济、电商发展的带动下,行业整体稳步增长,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全国运输航空公司大面积停飞,完成运输飞行小时大幅下滑,全行业共完成876.22万小时,比上年下降28.8%,在此情况下,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676.61万吨,比上年仅下降10.2%,降幅远低于完成飞行小时数降幅的一半,其中国内航线货邮运输量453.53万吨,在完成运输飞行小时比上年下降20.5%的情况下下降11.3%,而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223.07万吨,在完成运输飞行小时比上年下降63.3%的情况下仅下降7.8%。
民航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航空货邮运输需求旺盛,国际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374.3万吨,同比增长24.6%,较2019年同期增长6.4%,恢复程度较2020年全年提升16.6个百分点,其中,全货机运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行业全货机完成货邮运输量152.2万吨,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44.2%,行业整体依旧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图1 我国民航业货邮运输量与增长率对比
数据来源:2020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国际货运需求持续攀升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国际客班大面积停飞,全货机和客舱载货航班承担起了防疫物资运输的重任,国际货运需求空前高涨。在2020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情况下,防疫物资输出和国内出口贸易仍有大量需求。2021年随着疫苗开始大规模推广接种,跨境和远距离运输必然需要依靠航空货运,按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此前测算的数据,要实现为全球78亿人人均运送一支疫苗,就需要耗费8000架747货机运力,但是这以及远远超过全球航空货运现阶段的承载力[1],因此,一年以来,国际货运需求依然持续攀升。
(三)各级扶持政策接连出台
随着航空物流和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稳步提升,国家对航空物流的发展更加重视,民航局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货运航线航班管理政策的通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国际航空货运建立审批“绿色通道”的通知》等规范文件,进一步放宽货运航线航班经营许可,优化现有航空货运航线航班管理政策,多措并举推动航空货运发展。
各相关部委也发布鼓励政策,国家发改委、民航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针对疫情防控中我国航空货运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补齐航空货运短板,切实提高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稳妥有序推进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建设。
各地政府也高度重视航空货运能力建设。郑州机场在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货邮吞吐量从2011年全国第15名一跃晋升至2020年第6名,各地政府纷纷效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出台各类优惠扶持措施,将发展航空货运作为改善营商环境、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
近些年,国家对民航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加大,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27.59亿元,其中,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1081.41亿元,比上年增加11.6%。截至2020年底,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241个,比上年底净增3个,全行业全年新开工、续建机场项目114个,新增跑8道4条,停机位377个,航站楼面积170.8万平米。另外,国内各大机场都在进行货运基础设施改扩建,机场的货物处理能力将大幅提高。
图2 我国民航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投资及增长率对比
数据来源:2020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五)转型改革战略逐步推进
近年来,国内航空货运企业纷纷推出了各自物转型改革战略。东航物流自2017年率先开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联想控股、普洛斯投资、德邦物流等在内的非国有资本进行增资扩股,并实施了员工持股,将航空货运板块从东航集团剥离,完成了股权多元化改革,2021年6月成功挂牌上交所,历时5年完成了从股权转让到增资扩股再到改制上市的“三步走”战略,成为了第一家既有航空客运又有航空物流双核心主业“双上市”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集团。其他大型航司也纷纷响应政策号召,加速货运板块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提升市场化竞争力,逐步完成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
另一方面,规模较大的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纷纷开始布局航空物流,在持续扩充航空运力、航线的同时,还不断在航空物流枢纽等方面投入资本[1]。如顺丰、圆通分别在鄂州机场与嘉兴机场布局投资了运输机场项目,以满足其核心枢纽运作进行设施布局;京东物流对跨越速运进行了收购,加速了其在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货机引进等方面的布局,跨越速运拥有14的架货运包机成为京东物流开展航空物流业务的重要力量。
三、小型民航企业航空货运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经营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力弱
大部分小型民航企业仍采用传统航空货运经营模式,只提供机场到机场的货运空中运输服务,而然这仅占整个航空物流服务链中的一部分,前端与后端的运输服务完全由货运代理提供,由于代理掌握货源,航空公司的运价制定变得十分被动,利润也被不断压缩。同时,随着陆运的快速发展以及整个行业运力的快速提升,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代理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另外,客户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单项的运输服务,而是转向更全面的物流服务和解决方案,传统的航空货运目前还只能“高高在空”,缺乏与地面衔接,服务功能亟待进一步完善。
(二)信息化水平低,信息系统落后
国内航空货运企业在物流信息服务系统方面投资相对较少。整体来看,信息化应用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行业应用信息化的资金投入不足、能力低下、发展速度缓慢、应用范围狭窄。现有航空货运企业拥有对外营销和管理职能系统的不过 10 家,并且尚无法实现全国航空货物站到站的信息检索和查询[2]。目前,全行业仍然没有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只有大型的航空公司、货运代理和枢纽机场拥有独立的货运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之间也存在相互不兼容问题,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然而小型航空公司基本没有建设货运信息系统,处理效率完全取决于机场代理,不仅信息渠道不畅,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航线网络覆盖面小,本地货源流失严重
在航空货运市场中,大型航空公司利用航权、货运网络和运力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拥有早班黄金时刻,货主愿意付出更多的运费争取这部分舱位,另一方面,独飞航班舱位供不应求,除了能够收取较高的运费外,还可以与主线航线舱位绑定销售,提升整体货量水平。而小型航空公司机队规模较少,运力和网络优势不足,无论是时刻还是航线上都不能满足货主的需求,很多本地产业的工厂货、电商企业的周转货等货源流失严重。
(四)机场基础设施欠佳,跨境通关能力不足
随着国际物流运输网络的逐步完善,跨境电商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们的采购平台,航空货运以安全、效率以及遍布全球的航线网络优势,充分的满足了跨境电商的业务需求,随着跨境电商的高速增长,也为航空货运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3]。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破10万亿元大关,高达10.5万亿元。2020年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再次突破,到达12.5万亿元,同比上升19.05%,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为跨境电商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了中国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图3 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对比
数据来源:网经社
跨境电商物流具有“小批量、高频次、轻泡化、时效高”的需求特点,运输过程中更加注重通达性、安全性、及时性和便利性,机场是跨境电商物流链上的重要环节,是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聚集点[3]。而目前我国多数机场的货运设施建设主要针对国内货运需求,仅有少数机场具有满足跨境电商物流特点的货运设施,导致地面保障资源不足,操作流程繁琐,国际货站处理效率偏低,无法很好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电商物流需求。
另一方面,机场通关能力不足也制约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电商通关监管是由海关、国检、质检、工商、税务、外汇管理等众多部门组成的系统,监管机构的分散导致通关服务链条分割、查验方式复杂、通关流程不畅[3]。另外,我国大多数机场跨境通关尚未实现7x24小时运行,影响跨境电商及国际快件业务处理时效。因此很多中小型航空公司受机场条件的限制,无法很好发展跨境电商为航空货运赋能。
四、小型民航企业货运物流发展策略
(一)推进模式变革,加强综合竞争能力
1. 借鉴大航经验,引入战略合作伙伴
三大航司的混改的相似之处是都采取了”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的模式。东航通过整合航空物流链的上下游资源,实现“大数据+现代仓储+落地仓配”的新模式,同时未保留控股权;国货航则是多次变更股权后,采用的“增资扩股 +员工持股”的模式;南航货运采用的是以原货运部为主体,划入集团旗下所属的全货机和客机的腹舱运力,货站及机坪保障,国际物流等相关物流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经营集团货运业务,使货运业务成为经营上的实体和利润中心,同时保持控股地位;而厦航作为中大型航空公司的代表,则是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厦航货运部的基础上,由建发股份、厦门航空和纵腾网络共同投资设立新型航空物流公司,同步完成了航空货运业务剥离和股权多元化改革,这在国内航司货运板块改制中是一次全新实践。
中小型航司想要在在物流领域拓宽盈利方式,发展航空货运产业,就必须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寻找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实现互补优势,共同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2. 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传统航空货运不掌握货源,不参与接货配送,服务能力弱,因此中小型航空货运未来必须要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整合实现行业内兼并重组,进而提高行业集中度,通过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物流资源整合。企业主体应该积极支持货运产业通过自主市场开发、参与国际联盟和战略合作等方式来构建全球的航空物流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另外,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物流品牌,提升市场的影响力,鼓励扩大航空货运规模、提高物流服务层次和质量。推进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客户管理水平,实现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企业转型。
3. 延长服务链条,建立多式联运体系
我国航空货运服务功能单一的主要原始是传统航空货运各环节的断裂,但现代化物流的各个运输环节必须是互通互联的,因此,通过整合航空物流服务链各环节的功能,即把揽货、地面运输、仓储、航线运输、配送等环节连接起来,并与铁路、水运等其他方式相结合,实现高效的物流服务。这不仅可以改变以往航空物流服务链的断裂现象,而且能够达成一站式的服务,亦可使航空物流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二)加大资源投入,提升信息应用水平
1. 提升自身信息应用水平
目前我国航空货运企业和部分机场建立了自己的货运信息系统,但由于整体信息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上满足不了货运发展需要。如系统设计上有缺陷,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差错;界面不友好,操作太复杂;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信息无法与其他系统交流;功能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支持日常业务操作与管理,特别是缺乏对新兴业务的支持功能。[4]从长远角度来看,完善自身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现代电子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运输流程和管理机制,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化、规范化,从而可以实现航空企业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和利用,更好地适应其发展要求。
2. 完善信息系统网络接口
航空货运企业信息系统与海关、货代公司、机场货站等多种外部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数据格式及信息交换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和流畅高效的开展业务,在信息传递与货物实时跟踪上都存在着障碍。
通过完善信息接口将各系统功能有机联系起来,将不同系统的信息通过接口转换为本系统可以处理的信息,如此便可预先获得各地的货物信变更信息甚至客户信息,利于航空货运企业提前安排航班和运力,对于制定各种资源计划十分重要。
3. 参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中小航司由于资源有限,无法独立完成行业的信息平台建设,但是可以积极参与航司航空货运企业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以数据交换平台为基础,以门户网站为用户接入途径,实现机场、航空公司、货代、货主和联检单位之间的生产数据、通关信息互联互通,建立横向合作,为航空货运参与方提供一站式采集、信息共享的综合服务平台,达到消除信息孤岛,加强资源整合的目的,建立新型的行业服务模式,从而增强行业竞争力。
(三)建立横向合作,强化国际基础建设
1. 参与货运联盟,扩大航线网络覆盖
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航空货运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航空集团之间的竞争。[4]尤其是中小型航空,在其自身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更应该通过联盟合作,加入联盟可以不增加投资,不扩大全球航空运输网络,便可增加空中交通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互补优势。加入国际货运联合会将是中国航空货运企业的未来选择。[4]应链整体的运行效率,来提高整个航空联盟的国际竞争力。
2. 完善跨境设施,加强机场通关能力
完善的跨境设施可以大大提高机场通关能力,提升货量。以航空为例,其自身于2020年启动运营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实现了跨境电商货物就地理货、快速通关及无缝中转,为厦门跨境电商零售直邮货物开启了“绿色通道”,有效减少货物转场接驳,提高跨境电商的通关时效性。2020全年共查验运输跨境电商货物1175吨,较2019年增长近3倍。[5]中小型航空公司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主基地建立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以加强通关能力,大幅简化通关流程,对附近货源起到虹吸作用,吸引更多电商企业聚集,形成正向循环。
3. 优化国际货运航线,重新权衡客货比例
自疫情爆发以来,客机腹舱运力严重不足,货运市场运价水涨船高。“客改货”航班脱颖而出,大大缓解了航空货运市场的运力不足,同时提高停场飞机的利用率,以厦门航空为例,疫情期间其货运部积极推动“客改货”业务,不仅补充了货运市场的运力不足,货运单日收入(含补贴)更是再创新高,大大提升了疫情压力下航空公司的营收能力,同时顺势开辟法兰克福、利雅得、伦敦、莫斯科等货运新航点[5]。中小型航司可以汲取相关经验,在客运市场不景气的航线上进行适当调整,积极向国际货运市场探索,尝试“客改货”航班,在提升企业利润的同时发展自身国际航空货运。
图4 疫情后厦门航空货运部“客改货”航线网络示意图
(四)争取政府扶持,推动本地货运发展
航空货运发展将会为本地带来诸多好处,一是可以优化本地营商环境,可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持;二是可以带物流产业链的发展,随着市场增长的驱动,地面卡车运输、货代、报关行、操作代理等相关企业将更有积极性投入资源在本地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完善航空物流产业配套;三是助理城市消费升级,航空物流可以充分发挥时效优势,把握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机遇,让波士顿龙虾、智利车厘子、澳洲牛奶、法国新酒等全球优质商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四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据美国波音公司预测,每新增10万吨国际航空货物将创造2400个工作岗位并带动50-60亿美元进出口额,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创造上下游产业岗位需求具有积极效应。
因此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十分必要,应请求政府强化对行业的引导,明确对中小型民航企业提供补贴、人才、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鼓励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带动航空物流业整体发展。
五、结语
中小型航空货运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做好战略定位;正确面对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积极拓宽经营模式,提升信息水平,引入合作伙伴,增强综合实力;以运力优势为核心,整合供应链条,大力发展国际运输网络,利用跨境电商为自身赋能;寻求政府支持,建设本地航空枢纽,完善航空物流产业配套,最终实现自身航空货运和本地物流产业互相促进,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 喜崇彬.新格局下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未来[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1,26(04):98-101.
[2] 魏然,张力.中国航空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J].价格月刊,2017(04):82-86.DOI:10.14076/j.issn.1006-2025.2017.04.19.
[3] 曹允春,朱俊洪.跨境电商视角下机场航空物流发展对策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43(04):61-65.DOI: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21.04.10.
[4] 姜巍.我国航空货运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J].物流科技,2018,41(07):91-92.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18.07.023.
[5] 杨高榕.厦门航空物流发展思考与展望[J].空运商务,2021(06):44-49.
简介:谢香云(1994-),女,汉,广西桂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集团运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