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 (ERAS)理念最早由丹麦医生提出,是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处理,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相关应急,预防器官功能障碍,并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我科室行经尿道前列腺1470nm激光剜除术治疗BPH共52例。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7-05至2019-02在我科行经尿道前列腺1470nm激光剜除术52例,年龄60—88岁 ,平均年龄68±3岁;并发急性尿潴留33例,膀胱结石4例,合并有泌尿系感染4例,合并内科疾病11例(其中高血压4例,冠心病3例,2型糖尿病4例)。手术时间50±7.8min。
2.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为了更好的发挥加速康复外科的优势,应做到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基本病情,使用焦虑自测表评估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消除患者手术恐惧感。
2.1.2 术前准备 术晨开塞露60ml纳肛,不常规灌肠。缩短禁食时间: (1)术前8h小时禁食,4h小时禁饮;(2)术后6h(麻醉时间过后)进饮,无不适后可进食2。
2.2 术中护理
2.2.1 术中保温 (1)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40%~60%;(2)术中加强覆盖,减少暴露;(3)应用保温毯;(4)冲洗液加温37℃。
2.2.2 低压灌注 冲洗液悬挂于高于膀胱60㎝的高度,灌洗压力维持在3.90~5.89kpa。
2.3 术后护理
2.3.1 协助术后过床 移动轻缓,严禁剧烈搬动。目的:①防止出血;②防止导管脱落;③防止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致血压异常;④防止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骨折。
2.3.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6h内每30min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1/h,6h小时后改为每1/4小时,动态尿量监测,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发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处理。
2.3.3管道护理,保持冲洗通畅 ①保持三腔尿管固定通畅,膀胱冲洗液速度一般为100~150滴/min,根据引流液颜色随时调整冲洗液滴速。②保持密闭式冲洗,注意无菌操作。
2.3.4 术后镇痛 镇痛是 ERAS的重要环节,术后进行有效镇痛可以减少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2.3.5 早期进食 术后6h禁饮,无不适后可进食。指导患者正确进食既要打消患者疑虑。避免进食过快,导致术后肠胀气或动力性肠梗阻。
2.3.6术后早期活动 6h后取半卧位,四肢适度活动,协助翻身,停止持续膀胱冲洗后,可带尿管床边适度活动,强调主张早期活动,但不能过度或用力,防止前列腺窝及创面发生出血。
2.3.7 术后早期拔除尿管 观察尿液颜色,于3~5d内拔除尿管
2.3.8并发症观察及预防 ①膀胱痉挛的预防及处理。膀胱痉挛临床表现为明显膀胱胀感,急迫的排尿感等。同时观察膀胱冲洗不通畅护士在挤压引流管后无改善时,应先关闭冲洗,并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解痉止痛药物。②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鼓励患者主动锻炼。③感染的预防。监测患者体温,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证抗生素间隔频率和观察用药后反应,保持冲洗液通畅;④尿失禁的预防及处理。为避免术后尿失禁,护士指导患者做提肛肌训练,每15~30min,4次/d。
3.结果
5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3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4例出现短暂性急迫性尿失禁,经保守治疗,均顺利出院。52例术前生活质量指数为(5.11±0.71),术后生活质量指数为(1.89±0.67),术前、术后生活质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例住院时间为(7.8±1.21)d,住院费用为(10561.67±345.26)元。
4.讨论
经尿道前列腺1470nm激光剜除术治疗BPH,效果显著,。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传统模式是术前禁食12h,禁饮8h,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认为术前过早的禁食禁水容易导致术后胰岛素抗体,使血糖升高,增加了术中及术后的补液量,加重了应激,更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3。缩短禁饮禁食时间,不仅对患者无不良反应,而且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纠正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状态,可以保护细胞和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护理工作后,能更好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必将越来越快广泛的应用于BPH术后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邹永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云南医药,1006-4141(2015)04-0419-02
[2]潘慧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HoLEP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1674-0724.2016.015.143
[3]陈庆丽,秦超,孟小鑫,陶俊 ,殷长军.45例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672-2353(2014)14-0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