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藏概况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境内,属于二连盆地川井坳陷北部白音查干凹陷南斜坡白音构造带上。含油面积9.59km2,动用地质储量696.04×104t,可采储量51.75×104t,标定采收率7.43%。从上往下又分为赛汉塔拉组、都红木组、腾格尔组。油藏埋深400--1700m。属断块层状油藏,具有多套油水关系。油藏平面不连片,纵向不叠加,层系各自独立成藏。为常压中孔中低渗低幅度小断块边水油藏。自2004年投入开发以来,经历了产能建设(2004-2007年)、增产稳产(2008-2014年)、低投入产量下降(2015-2019年)、优化生产(2020年-目前)四个阶段。目前,油藏开发存在油水井开井率低、开发效果差、开发调整对策单一、水驱效果差四方面问题。
2 研究工作及成果
2.1 形成了低幅度油藏剩余油精细描述技术
开展精细构造研究,落实块内低序级断层,落实了有利目标区。开展细分沉积微相研究,明确砂体空间分布状况。都红木组物源主要来自东南方向,发育多条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成组性强。腾上段南东向物源,继承性差。腾下段物源来自东南向,继承性较好。相控数模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确定油藏潜力区。
2.2形成了低幅度油藏注水开发技术对策
2.2.1 单油层段细分注水
有一定含油面积,含油高度>50米,水体倍数<10,渗透率100md以上;水层注水效果差,笼统注水不见效;选择油层注水,降低级差,注水井段尽可能小,低强度(1.7m3/m/d)注单油层段,有效提高水驱采收率0.2个百分点。
2.2.2 中渗条带油藏边外注水技术
边外注水阻力小,注水量提高4倍,压力梯度提高到0.023MPa/m,扩大近1倍;增大压力驱替梯度,渗流孔隙体积增加,更多小孔隙原油被驱替,驱油效率提高12.6个百分点。
2.3确立了低幅度油藏低成本开发技术对策
2.3.1流场调整技术研究。半开启小断块不稳定注水。中心区的压力逐渐升高,剩余油流向夹角边区;中心区饱和度呈现下降,夹角区饱和度增加。夹角区的剩余油流向中心区,中心区的压力和剩余油饱和度迅速降低。
2.3.2 关停井恢复、低无效井挖潜对策研究。恢复界限按原油价格1902元/吨测算,间开井需年产油51吨(日均0.13吨),全天恢复井需年产油65吨(日均0.2吨)。
2.4形成了低幅度油藏集成工艺配套技术
2.4.1 有效提液时机研究。含水90%-95%时提液时机最佳。
2.4.2 储层湿润改性深部调驱体系的研究。鉴于该区块岩心是亲油,为了改善区块开发现状,提高调驱体系的适应性,研制出2种可以改变油藏润湿性的调驱体系。PF601纳米活性性调驱体系和DPG冻胶分散体乳液调驱体系。
3 现场应用效果
3.1运用综合研究成果,落实达尔其勘探潜力
在达尔其部署探井3口进一步扩大了该区含油层系及含油范围。新增含油面积0.68km2,新增石油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1.53×104t,新增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188.35×104t。
3.2运用构造研究成果,挖掘达尔其西部剩余油潜力
通过完善工程服务市场,新钻井工程造价降低25-30%。按40美元内部收益率8%评价,新井经济评价率得以提高。产能建设井评价通过2口,老井侧钻1口,落实储量17.3×104t。
3.3运用储层研究成果,实现局部重点油藏层系转移
在储层“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低幅油藏油水层识别标准,对达尔其腾上3砂组低阻油藏重新评价,评价16口井34个层,覆盖地质储量10.2×104t。实施补孔挖潜3井次,累增油1018t。
3.4运用剩余油研究成果,挖掘构造高部位剩余油潜力
一是在剩余油富集区通过补孔、大修挖掘剩余油。二是以恢复注采井网为主,提高水驱动用程度。重点在达尔其油田的5个区块实施,通过转注、水井检管恢复完善井网。
3.5运用注水开发方式研究成果, 完善主力油藏注采井网
在达14块东实施单油层段细分注水,油井3口,水井3口,注采比1:1,区块见效日增油3.2t,累计增油768t,采收率由提高由18.7%提高到22.6%。在达33块中低渗条状带油藏实施边外注水,实施井组38个,对应油井47口,见效20口,占比43%。
3.6运用低成本开发技术研究成果,提高开发效益
一是开展长关井挖潜。二是开展水井不稳定注水实验。三是更换节能电机,降低能耗指标。四是精细注采控制躺井,降低作业成本。
3.7运用配套工艺技术研究成果,充分挖潜油藏潜力
一是通过优化参数,提升产能。二是实施缝网压裂。三是开展润湿性改性试验。通过完善挖潜,2023年以来年增油0.56×104t,总计投入费用672×104元。
4 结论与认识
1.新发现达65-67块腾下段油藏,进一步扩大了达尔其西向下洼方向的含油面积,储量得到落实,配套成熟工艺技术,是下步增储上产及效益开发的有力区域。
2.达尔其斜坡近洼带储层以发育薄层砂体为主,沉积微相类型主要为席状砂微相,油藏储量丰度受储层物性控制,总体品位低,局部产能较好,要实现效益开发必须优化投资,减低成本,实现规模开发,效益开发。
3.达尔其油田整体含油幅度低,都一段、腾上段油藏物性好,在注水见效基础上,通过有效提液可以提高产能,在开发后期,可以按区块进行调驱、调剖,通过三次采油,提高区块最终采收率。
4.低幅度油藏半开启小断块通过实施不稳定注水,可以有效减缓递减,延长稳产时间,提高最终采收率。
参考文献
[1] 光兴毅,朱伟厚,孙玉生,卞连军.白音查干油田小断块油藏开发影响因素分析[J]. 断块油气田,2011,11
[2]任延峰.徐龙宝,等,低幅度油田注水开发思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8
[3]杨福成.侯平舒,等,白音查干凹陷低幅度油藏开发配套技术政策[J] 试验研究,2013,8
[4]孙黎娟.马艳艳,等,低幅度油藏水驱见效特征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5
[5]由海燕,浅谈油田自然递减因素及减缓递减措施[j].工程科技,2014,7
作者简介:刘秀珍,女,1971年11月出生,高级工程师,湖南邵东人,2004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现工作于中原油田分公司内蒙采油厂地质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油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