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采集,同时保证采集样品的质量,也就是保证样品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比性,那么就需要做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1.土壤样品采集的质量保证
1.1样品采集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对于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来说,采集方法对采集数据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采集方法,那么甚至会比分析测试时所产生的误差还要打。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土壤样品的采集质量,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可以真实地反映所采集区域的土壤环境状况,那么在样品采集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每一个点位要心中有数。除此之外,还需要成立专门的样品采集小组,小组成员需要由具有丰富野外调查经验,却具有熟练掌握采集技术的专业人员组成,并且选取一个合适的专业人员任命为组长,再设置采集人员、样品制备人员和分析人员等等,还需要为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从而能够让每个人员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保障样品采集的准确性。
1.2采集样品及样品流转质量保证
一般情况下,样品的采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样品采集、正式采集和补充采集。那么在这三个阶段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内容:(1)相关人员必须要事前了解土壤监测区域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样品采集点位,以确保能够合理地设置样品采集点位,制定出一个科学的点位布设方案,这样能够满足基本的布设要求。在制定点位布设方案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的地形,以及具体情况,使用GPS来确定样品的采集点位,样品的采集点位应该尽可能地分散开来,从而能够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同时还需要避开刚刚使用有机肥的地块;(2)在进行样品采集的现场,相关人员需要将GPS中所收集的采集点位信息进行储存,并且在样品采集结束之后再传入计算机,并且交给专人进行管理,任何人都不能够私自调用和修改数据;(3)在采集样品的时候,为了能够了解土壤一般性地污染情况,那么应该采集深度为0-20cm的图样,如果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或者有特殊要求的检测时,必须时可以选择土壤剖面来进行样品的采集,并且还需要按层垂直向下来进行样品的采集,还需要保证采取足够重量的样品;(4)当相关人员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之后,就需要将样品装入容器当中,而所选用的容器必须要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做好防止交叉污染的工作,如有机样品应该单独采集,每瓶样品都需要装满,而无机样品则需要使用布袋装满,如果采集的土壤水分比较大,那么应该多采集一些,避免水分蒸发之后出现重量不够的情况;(5)样品采集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对样品进行编码,编码上应该准确的填写样品的采集地点、日期和采集人等情况,并且还需要做好现场记录表;(6)当现场样品采集结束之后,采集人员需要准确填写好样品流转单,然后再将样品与流转单一起交给样品管理员,在双方交接的时候,必须要将样品数量、标签填写情况和单据进行一一核对,只有确定各个数据都准确无误,才能够进行签字交接。
2.实验室质量控制与保证
2.1进行实验室分析的质量保证与控制
2.1.1精密度控制
所谓精密度,就是指样品在相应的受控条件之下,借助相应的特点分析程序,通过重复分析的方式对某一种样品进行重复测定,这样能够体现出结果的一致程度。通过对样品的精密度进行测试,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实验人员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测量无法。对于样品精密度的控制来说,需要对每一批的样品中的每一个项目进行百分之二十平行样品来进行分析,如果样品少于五个,那么就需要保证平行样品不少于1个。如果样品精密度的测量结果合格率没有达到95%,那么就需要对这批样品进行重新测定,直到这批样品的合格率超过95%之后才能够停止增加平行样。
2.1.2准确度控制
2.1.2.1进行标准质控样品、物质的应用
在对样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样品每一批分析中都具有测质控平行双样,在样品测定精密度合格率的基础之上,能够保证质控样测定值在保证值的范围之内,如果一旦超出了标准的范围,那么就代表这批样品的检测结果是无效的,仍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二次测定。
2.1.2.2测定加标回收率
如果样品的选测项目不存在质控样品,并且不具备标准物质的时候,那么精确度的测量就可以借助加标回收试验来进行测定,在进行加标率测定的时候,需要在同一批次中进行10%-20%试样的回收检测。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样品的数量少于10个,那么就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适当增加加标比率。
2.2样品的冷藏和运输
完成样品采集之后,应立即将样品放入到冷藏避震箱中保存,同时配置连续温度记录仪,从而能够保证样品始终能够保持在合理的温度,防止样品出现变质。当运输人员接收到运输任务之后,必须要对运输路线进行规划,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并且要查询相应的天气情况,同时检查运输车辆的情况。
2.3土壤标准样品
对于土壤标准样品来说,就是指土壤样品的直接利用所制出的固体物质。值得注意的是,土壤标准样品的应用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来采用合适的表样,尽可能地保证标准样品与待测样品的各种数据都是一致的,如果二者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那么就代表测定过程中出现了系统误差。
3.土壤监测数据异常值的质量控制
通过上述步骤的质量控制,虽然能够尽可能避免监测数值出现误差,但是在实际的情况当中,仍然可能会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一旦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相关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对实验的各个项目进行核实查对;(2)对样品制备的过程进行核查,并且对整个样品制备过程进行详细的检查,查看是否哪个环节存在污染的情况;(3)查看出现异常值的样品采集点位是否在之前也存在同样情况,并且对周边点位的监测记录进行检查核对,以此来确认此次监测结果是否可靠,如果出现疑问,那么就需要使用GPS定位和现场标记,然后再使用相同的方法来进行样品采集且进行测量,再将两次的结果进行对比。
4.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环境监测样品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水环境保护来说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样品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从而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对策,实现经济与环保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董海洁,林宝达.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2):391.
[2]刘英男.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4(6):196-197.
[3]蒋晶,皇甫晓东,周礼,蒋开年.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在土壤重金属监测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6(06):71-72+74.
[4]邓丽,张晓云,常锋.浅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化工贸易,2014(2):319.
[5]张茜.土壤重金属监测与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434(02):139-140.
[6]夏新,米方卓,彭刚华,等.环境质量监测质量控制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14(1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