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理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
李浦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浦静,. 研究心理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J]. 心脑血管病研究,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61.
摘要: 目的:探讨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介入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2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1.157061
基金资助:

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指老年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病。主要表现为患者临床出现胸痛、心悸、心绞痛等症状,随病情发展,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情况,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多采用介入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质量,但患者不良情绪严重,术后并发症情况严重,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次研究,分析了对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采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39±4.62 岁),研究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43±4.28岁)。所有患者经临床确诊均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且行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告知、病情观察、疼痛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常规护理

1.2.1.1健康告知,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将介入治疗方法和术后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让患者能够正确了解疾病情况及治疗内容,提高治疗依从性。

1.2.1.2病情观察,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询问患者临床症状,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临床医师,行对应护理。

1.2.1.3疼痛护理,由于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绞痛情况,术后患者若出现疼痛情况,护理人员需检查患者病情状况,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1.2.2心理护理

1.2.2.1术前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发病时间较快,多出现不良情绪,导致情绪波动较大,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关系,了解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状态,采用鼓励的方式缓解患者内心负面情绪。

1.2.2.2术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多询问患者的病情状况,采用音乐、按摩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临床疼痛情况。定期询问患者病情状况,引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亲情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1.3 疗效标准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和并发症情况,(1)心理状态采用SAS量表评定,总分0-10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状态越好。(2)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心律失常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患者SAS评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并以(截图1741673711.png)表示,患者并发症情况采用x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情况

通过分析对比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情况(截图1741673711.png

截图1741765117.png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照组(n=25),感染2例、血肿1例、心律失常3例,并发症发生率24.00%;研究组(n=28),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3.57%;(x2=4.808,P=0.028),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3讨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治疗路径为经皮穿刺至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处,有效缓解患者动脉狭窄情况,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缺氧情况,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质量。但由于患者对疾病不了解,治疗期间不良情绪严重,情绪波动较大,导致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情况,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

心理护理是根据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病情发展特点以及临床常见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措施,主要指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定期询问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同时引导患者家属给予亲情支持,缓解患者心理焦虑情况,促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在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丁小云,王晓云.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疗效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22):161+171

[2] 康立惠,路慧,陶娟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6):1502-1504.

[3] 王波.全局式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10):1344-134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