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军械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研究
虢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虢良,. 航空军械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研究[J].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241.
摘要: 新时期下提升航空武器装备保障能力基本建设是打胜未来空战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航空军械装备保障的特征,归纳了航空军械装备保障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提升航空军械装备保障能力基本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航空军械装备;保障能力;基本建设;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241
基金资助:

1.航空军械装备保障特性

航空军械保障作为航空装备保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紧扣全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战斗能力的最直接反映,具备自己的特性。

1.1专业性强,保障人员训练周期长,对保障工作人员要求严格

航空军械装备构造繁琐,技术含量高,升级周期时间短。因而,对军械装备保障工作人员给出了更高一些的专业技术规定。没有相应专业基础理论、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活动经验丰富的人,没法把握航空国防装备的监管、应用、维修和技术保障。

1.2高危、高安全规定、高压力

航空上的大多数装备都是高危商品。运送、装卸搬运、存储、应用等过程的一切粗心大意或疏忽,都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导致装备毁坏、人力资源和经济损失,影响军队战斗能力。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航空装备总数提升,武器装备类型和总数增加,航空军械无法保障。很多不可控因素一直牵制和影响着航空武器装备的安全性。

1.3保障时效性强、任务重

航空装备保障围绕装备保障整个过程,对战斗输赢具有重要意义,对战斗过程影响深刻。在高技术和信息科技环境下,战事具备突发和高频率性,对装备和人员要求比较高。伴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装备发展转型加快,数量及类型增加,装备保障幅度增加,由于航空武器装备保障及时性和高保障能力的规定。因而,怎样改善航空装备保障手段与方法,减少保障周期时间,最大程度地充挥航空武器装备的效率,成为航空武器装备面临的难题。

1.4团结有力,紧密配合

伴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地进行,各种冲突的频率增加,保障周期时间减少,装备保障任务加剧,对保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深度合作。航空兵的装备保障基本上是由好多人完成,比如装子弹、拆换悬挂系统等,需要大量的人参加。怎样减少航空装备保障周期时间、增加装备使用率,是摆放在大家眼前的实际问题。

2.航空军械装备保障现况

伴随着战备训练和训练科目的逐年递增,航空武器装备保障遇到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仅有深刻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勇于探索,科学研究,才可以促进装备保障科的高速发展。

2.1装备保障理念与航空国防装备发展趋向不匹配

现阶段,航空武器装备基本建设不断发展,装备转型发展加速,装备总数大幅上升。但也要见到,目前仍然局限在原来的观念上。当代装备保障这个概念并未建立,大家还处在传统粗放型保障方式。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装备保障能力欠缺,装备研发、生产与配套设施上对装备保障的可扩展性、实用性和自动化技术考虑不足,不能融入局势发展需要。在设备升级的前提下,一些服务设施没及时健全,欠缺整体规划。

2.2装备保障政策不健全与航空武器装备保障局势不匹配

管理制度是保证装备保障的工作标准和根据,是装备保障人员的工作要求。 伴随着新式航空武器装备的持续发展,保障过程的一些新动向、新问题慢慢呈现,对装备保障给出了新的要求。但军队现阶段执行的各种政策法规大部分编写的仓促,不能融入新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更新,否则严重影响装备保障品质。

3.提升航空军械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措施

装备保障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一环。必须严格按照战斗标准,接近具体情况,在保障上注重效率和战斗能力。装备改革创新务必用以航空武器装备保障能力。

3.1融入局势创新需要,提升航空军械装备智能化保障

需要结合保障每日任务、减少保障周期时间,转变思想,探寻解决方式、密切融入航空军械装备创新需要的保障管理体系。要将航空军械装备保障延伸至各个阶段,从项目立项、研发、生产制造、存储、应用各个阶段下手,从战斗标准考虑,综合考虑装备保障的指标和规定,努力创造集自动化技术、集成化技术、、为一体的保障能力。要搞好航空军械装备保障设施基本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成装备与装备保障基本建设同步发展,进一步加速航空国防城市和装备保障智能化。

3.2依据航空军械装备保障实际需要,健全法规制度

依据保障具体情况,坚持实事求是,掌握航空军械装备保障的特征和规律,认真研究保障过程中遇到的新动向、新特性,制定相对应的政策法规,健全目前管理制度,删掉不适合局势持续发展的内容,积极主动采用当代环境下航空军械装备保障解决措施。依据新形势,制定规划和方案,提高航空军械装备保障的目的性、应用性和可执行性。应用多种方法与对策,创建装备保障协调机制和一体化保障体制。充分发挥工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市场优势,为技术服务资源给予保障,达到航空武器装备的保障要求。

3.3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求,我们要使航空军械装备保障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装备保障信息化是将各种各样装备保障有机结合的关键,并且也是装备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一要建立多层面检修保障管理体系,融合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配件贮备、状态检测等信息,普遍搜集航空武器装备应用保障数据信息,为装备保障给予精确科学合理的信息支撑。二是要高度重视航空军城装备检修数字化系统的基本建设。用数码手机和电脑存储维护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运作,用程序编程替代传统纸质媒体,方便查看、和操作应用。

结束语:当代高新技术军事冲突和制海权竞争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主要问题,具备竞技场空间宽阔、作战突然、作战节奏感加速等特点。因而,深入分析新时期下航空武器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正确对待并掌握航空军械装备保障的特征和规律,融入其装备保障能力的建设规定,对中国军队航空装备保障能力夺得现代化战争优势、夺得全面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磊,高技术局部战争装备保障[ 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20.

[2]乔东,巩成。武器装备勤务 [M] ,北京:空军装备部军碱通用装备部出版社,2016.

[3]蒋跃庆。军事装备保障[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