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检测中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运用研究
杨树成 刘景斌 张建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树成 刘景斌 张建枢,. 纺织服装检测中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运用研究[J]. 中国仪器,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075.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也日益兴盛,且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在民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量和种类样式都在不断提高,对纺织服装产品的环保舒适性能和健康安全性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运用也愈加广泛,不仅有效提高了纺织服装检测的精准性,还保证检测技术内容的先进性。
关键词: 纺织服装;现代仪器检测技术;服装检测;运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75
基金资助: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城乡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为国内服装消费市场复苏与可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基础。当前,我国纺织品服装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逐渐倾向环保服装消费,注重纺织品服装的质量安全问题。现代仪器检测技术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可实现快速检测的优势,能够精准检测出不同的有毒有害物质,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纺织服装安全舒适性的高要求。本文主要对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全面分析,希望为提升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供思路。

1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运用

1.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尽管在纺织服装检测中,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将该技术应用于丝状材料检测中,可以使纺织服装检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纺织服装检测过程中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时,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加强特征指标值,将多边形特点进行提取,减少误差,从而有效增强视觉检测方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在检测纱线材料时,需要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控制,尤其需要关注纱线中纱支的粗细,通常情况下,纱线细度指标可以分成单位重量纤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纤维的重量两类,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应对纱线单位重量纤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纤维的重量进行检测,并测试纱线的公定回潮,计算纱线粗细的程度。现阶段,我国在纺织服装检验中主要应用的技术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够进一步促进纱线检测技术向善发展。另外,在纱线检测领域中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可依托数字化技术,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保证防止服装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使线性测量方式逐步替代传统实验室操作。在纺织服装质量检测时,应用先进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减小测量误差。为了进一步提升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可在实际样品中加入对比检测片,通过对比不同的检测样本,进而得到最佳检测结果[1]

1.2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比较常见的分析方法,在化合物的定量定性分析中应用非常普遍,色谱质谱联用法是将高效气相色谱与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质谱技术有机结合而成的,属于先进的现代化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分析化合物在一定环境下的特定行为。在色谱误判的情况下,可运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纺织服装残留物进行精准检测,进而检验纺织服装中有无有害物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高精准性和高稳定性的优势,使纺织服装最终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并实现定量及定性的检验分析。全氟辛烷磺酰在人类的危害性非常大,在对该类物质进行检验时,可运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尽管全氟辛烷磺酰自身的污染性较强,但因其具有较高的活性,因此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在纺织服装制造与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该种污染物难以降解,只有在高温下才会发生裂解,在焚烧过程中,如果没有把握好全氟辛烷磺酰应用剂量,就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在纺织服装检测过程中,运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纺织服装中全氟辛烷磺酰残留时,一经发现超出相关标准,必须对纺织服装作销毁处理[2]

1.3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

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作为色谱过程中携带待测组分向前移动的物质,采用高压泵,将装填有固定相用以分离混合组分的柱管内泵入流动相,在成分分离之后,对各成分进行检测,如对在纺丝油剂、柔软剂等各种印染助剂中需要添加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成分残留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成分具有性质稳定、耐酸碱和成本低等特征,通常被用在生产高性能洗涤剂中,是在织物印花和染色的过程中所使用助剂最常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不仅能够提高纺织服装印花和染色的效果,在染色清洁方面㛑比较常见。这种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致癌性非常高,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等危险,若人体长期长期接触这种物质,可能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轻则引起过敏、呼吸道疾病,重则致癌、致畸,甚至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在纺织服装检测过程中,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对烷基酚聚乙烯醚成分残留情况进行检测至关重要。在应用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时,对沸点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应在高温工作环境之下进行操作,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残留物质和化合物组成情况的检测。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的操作方式较为复杂,但最后得到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较强的客观性,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

2现代仪器检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从目前我国纺织服装检测仪器实际发展情况而言,已经可以满足常规检测基本要求,甚至一些纺织服装检测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尽管如此,我国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十分粗浅,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除此之外,动态检测技术的发展,在提高纺织服装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确保了纺织服装检测数据准确性,现代纺织服装检测技术已经逐渐从单功能检测转为容量大、智能化、多功能纺织检测,不仅加快了纺织服装检测速度,节省了检测时间,还能够对不同的物质进行检测与分析,检测功能和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现代仪器检测技术也朝着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分析仪器也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运用既提升了纺织服装检测技术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4]

结束语:

在全球纺织服装检测中,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现代检测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运用也愈加成熟,已经逐渐从以往的静态检测转向先进的快速动态检测发展,有效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检测能力和检测范围也在加快提升。我国在纺织服装检测中运用现代仪器检测技术不仅要与国际先进水平统一标准,还要全面提升技术水平,以实现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奇萍.纺织服装起毛起球检测中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11):271-272.

[2]谭志乐,黄一珺.试论纺织服装检测中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应用[J].中外鞋业, 2022(20):117-118.

[3]李武,岑端绳,熊相民.纺织服装检测中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59):123-124.

[4]谭志乐,黄一珺.试论纺织服装检测中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75):231-2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