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煤矿在不断地发展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各种大中型矿用机电设备在广大煤矿企业进行了应用,煤矿机电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煤矿机电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企业效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增多,而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检修不到位,也使煤矿机电事故时有发生,给煤矿企业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给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也逐渐成为了煤矿生产管理的关键点,作为煤矿企业,除了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外,还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对应的措施。
一、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专业的机电技术人员的缺失
近些年与机电专业相关的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多,但是由于煤矿企业一般都地处偏僻,远离城市,环境较差,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会选择留在城市,找些风险性较低,且安稳的工作,这也是近几年煤矿机电的技术人员出现缺失的原因。还有一些在煤矿企业工作几年的员工选择了跳槽,使得专业技术人员更加缺少。企业为了应对这个情况,一般是选择从其他的部门人员进行调动,但是这些从其他部门调动的人员很少有比较专业机电技术,他们也没有对于机电的专业素质。工作的时候一般是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虽然部门可能对他们进行了短期的培训,但是他们也很少能达到比较专业的水平,他们在进行设备维修的时候可能有些故障部分没有检查出来,这就为后面的事故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2.对先进技术的引入不及时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机电设备的功能进行检测,但在检测过程中只从外观上开展,未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检测设备的内部情况,这样一来,很难发现机电设备内部构造存在的问题,导致许多功能不全的机电设备运用到煤矿生产中。另外,在管理工作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没有及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导致煤矿安全监管系统比较落后,对日常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容易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
3.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不达标
由于机械设备的迅速发展,煤矿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益,大都使用了一些先进的机电生产设备,并且,这种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正逐步向着现代化迈进。然而,这些机电设备在运行生产过程中,由于运行时间较长,设备自身的老化,再加上一些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都会引起这些机电设备的损坏,而对于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排查与检修耗时较长,煤矿企业为了自身的生产效益,很少对这些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很难发现哪些设备存在损伤,因此,往往这些设备都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长此以往,机电设备的损伤最终导致了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生产中防止机电事故发生的有效对策
1.打造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
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质量,所以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煤矿企业管理者就应该加强对机电系统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技术性人员一定要做好上岗之前的培训工作,在专业技术方面要本着安全和正规的原则进行培训指导,让煤炭行业中所有职工的综合性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煤炭企业应该加大职工人员的技术培养,在正式工作之前需要经过专业的考试和测评才能够进入到专业设备人员队伍当中,并且在后续的工作中还要阶段性的进行考核和进修,学习最新的机电设备操作方式和应用技巧,企业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实现技术人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双管齐下,狠抓职工的专业实力,强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可塑性,要求不仅在操作方面,在隐患排查和风险把控上也能游刃有余。另外,煤炭行业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印发一些关于煤矿机电系统安全的防护手册,发放给每一个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煤矿机电系统安全生产的研讨会,宣传安全生产的工作,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得到良好的提高,开拓招聘新职工的渠道,适当提高煤炭机电设备工人的薪资待遇,让更多的青年人和高素质人才加入到煤炭行业领域中,施展自己才华放飞青春梦想。
2.加强机电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要重视对技术的学习和引入,同时要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力度,积极购入先进的机电设备来取代老旧的设备。同时,要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有效改善工作流程。另外,还要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提高机电设备的防护性能和防爆能力。同时,在机电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和维修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制度流程能够全面落实到位。此外,工作人员还要对机电设备的使用、保养以及维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这样可以便于日后的检查,而且还能够让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安全意识,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流程定期开展各项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任务,以确保机电设备能够顺利运行,这样可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机电设备的事故发生率,从而避免机电事故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伤害,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3.健全监管体系
①管理体系的完善。首先,检查煤矿机电设施的施工环境,根据国内生产情况制定可行的生产计划,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就有了可遵循的法律,减少了凭经验完成生产操作的现象。制定现场生产的规章制度,所有员工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其制度必须遵守国家的方针政策,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所制定的规章制度。②监督体系的完善。在煤矿机电设备施工时应做好相应的监督设施,一是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单位并与第三方监管机构联系,两者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以完成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管。二是要制定相应的煤矿设备的监管标准。监管企业在必要时可以去进行现场调查,对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进行记录。有严重生产违法行为的,必须及时在生产地点停止生产,监管部门去进行调查追究其责任,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行业中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关系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和企业的财产安全。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顺利运行,在日常管理中要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可以规范操作,并具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出现机电事故。
参考文献
[1]胡国新.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20):182.
[2]张国亮.机电设备技术的应用对煤矿事故的应对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192.
[3]张国荣.煤矿机电事故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