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上开发开采过程中对地质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保障矿山开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山行业应该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一边开发,一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及环境保护方法做好矿山环境的治理与恢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为矿山坑地质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具体包括地质风景区、电力设施、水利设施、交通、矿山工程的保护及尾矿、废渣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土壤、水源、植被等恢复。通过综合防治,来达到矿山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与区域环境相协调、相适应,预防地质灾害的目的。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面向固废环境、施工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率较高。研究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对促进矿山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1岩土工程分析
岩土工程属于我国土木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涉及到地质工程学的学科和土力学的学科,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采用开挖措施和加固措施进行岩土的处理,而矿山开挖的过程中会通过岩土工程有效预防出现地质灾害问题,具有地质灾害问题治理的作用,因此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矿山地质灾害问题的预防和治理作用,有效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
2岩土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研究
2.1制定土地恢复方案
岩土工程勘察可以了解地下地质特征、土壤性质和地下水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恢复计划提供必要依据。首先,通过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可以评估土地稳定性和可用性,了解地下岩石强度,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支护或其他措施来保障土地恢复工程的安全性,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方法,改善土地肥力和排水性,使其更适合农业或生态恢复。同时,勘察数据还可以了解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情况,设计排水系统,有效预防水文地质问题,确保土地恢复工程顺利实施。最重要的是,岩土工程勘察数据为制定土地恢复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恢复技术和策略。这对减少环境破坏的影响,提高土地可持续性,促进土地在恢复后能够发挥最大经济、生态和社会作用,为恢复工程的成功和可行性提供重要支持。
2.2强化环境保护的力度
岩土工程项目领域中,为确保矿山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应强化环境保护的力度,利用环保的方式改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增强地质灾害问题的防控效果。首先,应该重点处理矿山废渣和废石。主要原因是矿山生产产生的废渣和废石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矿山废渣和废石的处理。根据废渣和废石的规模和数量,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例如,矿山废渣和废石数量多,外运成本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与建筑工程企业合作。建筑工程企业根据各种原材料的生产标准,提出矿山废渣、石料的需求,然后将废渣、石料运至矿区。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废渣和石头造成的地质灾害,而且可以将废渣和石头用作建筑工程材料,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次,在矿山环境治理的工作中还需强化企业整顿力度,要求各部门在日常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进行矿山环境的保护,着重预防出现地质灾害问题,通过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降低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率,确保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预防地质灾害问题。同时还需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编制可以预防地质灾害问题的方案计划,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问题预防的效果,还能借助科学化的措施和手段增强矿山环境治理的有效性,维护矿山生态安全、人们的生命安全,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2.3 水污染治理
(1)回灌法。回灌法主要应用于固废垃圾、生活垃圾等区域的水质处理。它指直接将垃圾填埋,再将垃圾渗滤液循环喷洒至垃圾填埋层上,通过控制回灌垃圾渗滤液的次数来调整水压,使水压变为负压,利用有机负荷的荷载来净化渗滤液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处理效率高,但水质净化不彻底,更适合于水土污染小、水量小的区域污水的处理。(2)物化法。物化法指借助混凝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对污染水体及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速度快、效果好,但由于成本较高,多用于小水量污染水体及垃圾渗滤液的处理。(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指应用生物技术处理厌氧生物或好氧生物,来净化污染水体及垃圾渗滤液的方法。生物处理法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可通过设置生物处理单元,将生物处理单元引入污水处理熊它能够,对矿区生活污水和矿物污水进行处理。通过生物处理法的应用,达到以下目的:①回收水体中的金属植物;②浮选矿物质;③降解或转化矿物;④预处理矿物。(4)纳滤膜分离技术。纳滤膜是一种可去除水体中溶解盐类物质的高压过滤膜。该技术采用了反渗透技术原理,利用其孔径小的特点过滤水体中的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物质,以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其特点是净化水质效率高、效果好。目前,市场上的纳滤膜主要有面向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两种的膜。
2.4水文地质与岩土力学试验
在矿山地质环境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和岩土力学试验可以提供关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关键数据,为技术人员制定土地恢复计划和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基础。在水文地质试验方面,抽水试验、渗水试验和淋滤试验是关键环节。抽水试验可以帮助确定地下水位深度和变化趋势,渗水试验用于评估土壤和岩石渗透性和水文特性,淋滤试验用于模拟降水对地下水和土壤的影响。这些试验数据有助于预测地下水流动情况、水资源管理和环境风险评估。岩土力学试验针对岩石物理性质、岩块力学、岩块三轴压缩强度和直剪强度等,可用于评估地下岩石和土壤的力学特性,包括其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和抗力等,对于设计土地恢复工程、评估地下结构稳定性以及了解地质风险至关重要。
结束语
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岩土工程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充分应用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与治理,对促进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敬豪.分析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运用[J].西部资源,2018,000(002):63-64.
[2]徐茂岚.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4):610.
[3]李春雷.地质环境评价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J].区域治理,2019,000(010):163.
[4]袁振文,樊彬.贵州省某露天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法研究[J].现代矿业,2022,38(03):216-218+222.
[5]任岐山,高召奎,杨德根,王大光,张强,徐伟瑜.废弃采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能源与环保,2022,44(02):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