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是地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用于在挖掘基坑时维持周边土体的稳定,防止坍塌和滑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等工程项目的增加,基坑支护设计的需求不断上升。有效的基坑支护设计不仅可以保障施工安全,还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基坑支护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土体性质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基坑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基坑支护设计的相关理论
基坑支护是为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和地下水的渗入、坍塌和变形,确保施工安全和基坑稳定性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支护结构包括挡土墙、锚杆、钢支撑、混凝土支撑等,设计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地下水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有效的基坑支护不仅保障施工顺利,还防止基坑失稳带来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常见的基坑支护技术有土钉墙支护、钢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锚杆支护及组合支护技术等。土钉墙支护通过在基坑周围打入土钉并喷射混凝土,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土层和中等深度的基坑;钢板桩支护通过打入钢板桩形成连续的挡土结构,适用于较深基坑和水位较高地区;地下连续墙支护通过浇筑混凝土墙形成永久性结构,适用于深基坑和复杂地质条件;锚杆支护通过打入锚杆并施加预应力增强土体稳定性,适用于需要较大支护力的基坑。组合支护技术则将多种支护技术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二、研究方法
(一)岩土勘察的基本流程与技术手段
岩土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流程通常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勘察、实验分析、数据整理与分析以及勘察报告编制。前期准备阶段,明确勘察目标和范围,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和预算。现场勘察则涉及地形测量、钻探取样、标准贯入试验和地下水位测量等步骤。实验分析阶段,通过实验室测试确定岩土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含水量、密度和抗剪强度。数据整理与分析环节,综合现场和实验室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岩土参数。最后,编制岩土勘察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勘察方法、地质剖面、土层特性和地下水位等,并提出基坑支护设计建议。
(二)常用的岩土勘察技术及其特点
岩土勘察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每种技术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钻探取样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土样和岩样,常用方法包括旋转钻探、冲击钻探和地质钻探,优点是能直接获取地下资料,但成本较高。标准贯入试验(SPT)利用贯入仪器测量土层抗压强度,适用于判别砂土和黏土的密实度和承载力。静力触探试验(CPT)通过锥尖贯入地下测定土层阻力和摩擦力,具有连续、快速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震波、电磁波和电阻率测量,快速获取大面积地下地质信息。地下水位观测通过测井等方法测量地下水位,评估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和支护的影响。
(三)基坑支护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基坑支护设计需遵循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环保性等基本原则。设计应确保基坑在施工和使用期间的安全,防止坍塌和滑坡;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和材料;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和维护,减少施工难度和风险;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设计流程包括地质资料收集与分析,确定设计参数,根据岩土勘察结果确定土层力学参数和地下水位情况,选择适合的支护方案,如土钉墙、钢板桩或地下连续墙等。进行支护结构的力学计算,分析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确保设计满足安全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考虑施工方法、工序安排、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等,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施工安全和基坑稳定。
三、研究与分析
(一)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支护方案比较
在基坑支护设计中,不同地质条件对支护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有重要影响。软土层因稳定性差,易发生沉降和侧向变形,常采用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和土钉墙等方案。钢板桩施工速度快,适用于临时支护,但刚性差且易受地下水影响;地下连续墙刚性好,适用于深基坑和高水位地区,但施工成本高;土钉墙适用于中浅基坑,施工简便,适应性强,但对软土层的深基坑效果较差。硬岩层稳定性好,支护需求低,常用喷射混凝土和锚杆进行支护。喷射混凝土形成保护壳防止风化和剥落,锚杆通过预应力增加岩体稳定性。砂土层易受水流影响,需防水措施,常用钢板桩和土钉墙。钢板桩适用于防水要求高的基坑,但施工噪音大;土钉墙结合喷射混凝土使用,适用于中浅基坑,防水效果佳。
(二)各类支护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钢板桩施工速度快,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且拆卸方便,适合临时性支护,但刚性差,易受地下水影响且施工噪音大,对环境影响大。地下连续墙刚性好,适用于深基坑和高水位地区,且可作为永久性结构的一部分,但施工成本高,工艺复杂,需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土钉墙施工简便,成本低,适应性强,可与喷射混凝土结合使用,但适用于中浅基坑,对深基坑和软土层效果不佳,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土钉质量和间距。锚杆增强岩体稳定性,适用于坚硬岩层,施工灵活,但技术要求高,需预应力设备,对软土层和砂土层效果有限。
(三)岩土性质对基坑支护设计的影响
不同岩土类型及其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基坑支护设计。黏土塑性高,承载力低,易侧向变形和沉降,设计时需考虑抗剪强度和压缩性。砂土透水性强,稳定性差,受水流影响大,设计时需考虑摩擦角和密实度。软土含水量高,沉降量大,承载力低,设计时需考虑压缩模量和孔隙比。硬岩强度高,变形小,支护需求低,设计时需考虑抗压强度和岩体完整性。
(四)岩土性质对基坑支护的具体影响
岩土的承载力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承载力低的土层需要更强的支护结构。变形特性影响基坑的侧向位移和沉降量,高变形土层需采取控制措施,如增加支护刚度。透水性高的土层易受地下水影响,设计时需考虑防水措施,如防水膜或地下连续墙。土体的剪切强度影响基坑的滑动和坍塌风险,需通过土钉、锚杆等措施增强土体抗剪能力。。
四、结语
总的来说,岩土勘察在基坑支护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有通过详尽的勘察和科学的分析,才能为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坚实的依据,进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张广乾,李向阳,王伟,等. 桩锚支护结构在深基坑支护中计算分析 [J]. 广东建材, 2023, 39 (05): 80-82.
[2]蔡勇. 岩土工程勘察及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探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 (06): 56-58.
[3]李洪波,张宁,宋增巡. 地铁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特点分析 [J]. 江西建材, 2022, (09): 144-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