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土壤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工业用地的土壤污染情况备受关注。本文从生态环境管理与咨询专业的视角出发,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对广东省某工业用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1.广东省某工业用地土壤污染情况分析
1.1工业用地的土壤污染源
广东省的工业用地集中了大量的制造业和化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排放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成为土壤污染的重要源头。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易于渗入土壤层,造成土壤污染问题。
1.2污染物种类和程度
广东省某工业用地的土壤污染主要涉及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具有较高的毒性,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有机物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并[a]芘等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程度因不同工业活动的性质和历史而异,一些工业用地可能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风险。
1.3影响因素分析
除了工业活动本身,土壤污染的程度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土壤的性质对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和渗透性,这会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扩散和迁移速度。二是降雨情况对土壤污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广东省气候潮湿,降雨充沛,降雨水可能会将污染物带入土壤深层或地下水体,加剧了土壤污染的风险。三是地下水位相对较高也会增加土壤污染物向地下水体扩散的可能性,对周围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2. 典型工业用地土壤污染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2.1破坏生态环境
污染物通过土壤层渗透和迁移,进入地下水体和水系,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毒害。例如,重金属污染物可以积累在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体内,进而对食物链上的各个层次产生影响,破坏生态平衡。同时土壤污染会导致植物生长异常或死亡,减少植被覆盖,降低土壤的保持能力和水文循环效应,进而引发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性。
2.2制约经济发展
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下降,限制了农业产业的发展。由于土壤污染物的累积和转移,农作物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并且土壤污染还限制了土地的可利用性,使得工业用地在清理和修复之前无法重新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还增加了环境治理和修复的成本,给企业和政府增加了经济负担。
2.3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污染土壤可能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人们可能通过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或直接接触受污染的土壤而受到污染物的危害,增加了患病的风险,给社会医疗系统和公共卫生带来压力,减少了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1]。
3.潜在污染因子识别方法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状况极好且工业发展迅速的大省,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笔者所在的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企业,在工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初步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可以采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识别潜在的污染因子。
一是可以进行土壤采样和化验分析,以确定土壤中的污染物类型和浓度水平。通过检测常见的工业废弃物、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可以初步确定污染源和可能的污染途径。
二是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遥感监测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以了解工业用地周边环境特征和潜在的土壤污染风险。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可以确定工业用地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分布以及可能的污染物迁移路径,为进一步的调查和治理提供指导。
三是可以开展现场调查和调研,与当地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通过了解工业用地的历史活动、废物排放情况和治理措施,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的污染因子。同时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治理要求,有助于确定治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4.监测点位布设与采样
4.1水土样采集
在水样采集方面可以选择典型的水体样品采集点,比如一些重点区域设地下水井采样,其中包括危废仓库、事故应急池、地下储罐、污水收集管道旁边等等,这些均是易引发污染的位置。然后在对地下水进行取样时,设置的点位要有代表性,需要保证地下水上下游点位都能取到样品。在采样过程中,从业人员应遵循标准的采样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此时可以使用专业的水样采集设备,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应选择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的样品,并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保存条件,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可靠性[2]。在对土壤进行样品采集时,作业人员可以根据工业用地的分布情况,在不同地理位置和土壤类型的代表性点位上使用专业的土壤采样工具进行采样,如土壤钻取器或土壤样品箱,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并且根据广东省土壤污染的特点,着重关注工业用地表层土壤和潜在的深层污染情况。与水样采集一样,土壤样采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质量控制。采集的土壤样品应根据不同的污染源和土壤特性进行分装和标识,并且结合评价标准进行分析,评价标准如下表一所示,在取得分析结果后应当妥善保存,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序号 评价标准名称 适用对象
1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土壤样品
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地下水样品
4.2监测点位布设方案
在确定监测点位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其分别是工业用地的分布情况、潜在的污染源、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地下水流动方向等。此时可以参考广东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业用地分布图和环境监测数据,确定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监测点位。众所周知,监测点位的布设应覆盖工业用地的不同区域和功能区,并且也需要对不同地块或者功能区未来可能出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预测,提前制定好解决预案。例如,如果某个工业用地周边存在废水排放口,应优先考虑在该区域设置监测点位。不仅如此,还应考虑到土壤类型的差异,如沿海地区的盐碱土或农田土壤,以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监测点位的数量应根据工业用地的规模和分布密度进行确定,在工作时可以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监测规范和指南,结合广东省的土壤污染特点,确定合理的监测密度。通常情况下应保证足够数量的监测点位,以获取准确的土壤污染状况信息。在监测点位的布设过程中,作业人员还应考虑到监测的经济性和实施可行性,并且学会主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确定监测点位的位置和布设方式,由此可以提高监测效率,优化监测资源的利用,并为后续的调查和治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5.检测项目与评价标准
5.1检测项目确定
一是重金属元素和无机物:重金属元素包括铅(Pb)、镉(Cd)、铬(Cr)、汞(Hg)、铜(Cu)等,以及无机物砷(As)。这些重金属和无机物是工业活动中常见的污染物,对土壤和生态系统有潜在的危害。
二是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多环芳烃(PAHs)、氯化烃等。这些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化、化工、冶金等工业活动,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持久性。
三是氮、磷、钾等养分元素:工业废水和化肥的使用可能导致土壤中养分元素的过量积累,对土壤质量和植被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四是pH值、土壤有机质、质地等基础性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土壤的酸碱程度、有机物含量和颗粒组成,对土壤的肥力和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
五是微生物指标:包括土壤细菌、真菌和酶活性等。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对土壤质量和健康状态具有指示意义。
5.2检测项目评价标准
一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广东省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不同污染物的含量进行限制和评价,如土壤背景值、土壤质量分级等。
二是土壤质量评价标准:结合土壤基础性指标和养分元素含量,对土壤的肥力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如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三是毒性评价标准:针对重金属元素、无机污染物(砷)和有机污染物,根据相关毒性数据和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制定相应的毒性评价标准,以评估土壤对生态系统和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
四是微生物评价标准: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度和酶活性等指标,评价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和土壤健康状况。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典型工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研究,我们要意识到土壤污染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问题,需要持续的监测、评估和管理。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探索土壤污染的成因、迁移途径和影响机制,以及不同治理和修复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除此之外,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采取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工业用地对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后笔者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为决策者、环境保护机构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参考,推动工业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韩月冬.典型工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研究——以上海某电镀公司地块为例[J].绿色科技,2021,25(10):182-186.
[2]李玲玉.工业用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研究——以福建省某纺织厂地块为例[J].海峡科学,2021(01):40-44.
[3]李志鹏,刘毅文,周汉葵等.城市典型工业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要点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39(01):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