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煤炭资源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煤炭资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多,对煤矿井下作业提出更高要求。为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安全运行,离不开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以期在提升井下开采效率的同时,助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大创造。鉴于此,探讨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中的具体应用,对推动煤矿开采事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势
作为现代煤矿生产中的关键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发挥以下作用:一是提高生产效率。基于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合理构建,井下电气设备可实现智能化监控和调节,提高生产过程精准性、稳定性。自动化控制系统可根据生产需求实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在优化生产流程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降低生产周期来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1]。二是有助于保障安全生产。作为高风险行业,煤矿安全生产始终是企业关注重点。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同时,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通过预警功能提前预防潜在安全风险,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三是降低生产成本。传统人工操作方式存在效率低下、人为失误等问题,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力成本。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减少能源消耗、设备损耗,以期将生产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确保企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2]。
二、煤矿井下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一)井下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井下开采作业能否安全、顺利进行,受到通风系统控制的直接影响。以往通风系统要求人工根据经验调节通风设备运行,存在效率低下、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而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后,井下通风系统管理、监控可实现智能化和高效化。首先,可实现对通风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节[3]。基于对传感器的合理布设,可全面采集井下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数据,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井下通风系统运行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通风设备运行速度和风量,确保井下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其次,可通过预测、模拟算法优化通风系统运行效率。系统可以根据煤矿井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提前发现通风系统可能存在问题并进行预警,避免因通风不畅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系统还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对通风系统进行智能调度,实现能源节约和成本控制。最后,提高通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系统支持设备自动开关、自动故障诊断和自动报警等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保障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另外,系统还可根据实时数据对通风系统进行动态调整,适应煤矿生产变化需求,确保通风系统的运行具备适应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二)井下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作为井下电气系统中的关键组成,照明系统的有效控制关乎到井下人员安全保障,并影响到开采效率的提升。为有效解决以往照明系统能耗高、维护难度大等问题,可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
一是根据工作区域实际需求智能调节照明亮度,借助传感器实时监测工作区域的光照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系统可自动调节照明设备亮度和灯光角度,确保工作区域照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有助于提升工人的工作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二是实现照明设备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管理人员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随时了解井下各工作区域的照明情况,及时发现、处理照明设备故障。同时,系统可根据工作计划、人员活动时间表智能调度照明设备开关时间和亮度,在有效节约能源消耗的同时,可将生产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4]。
三是提高照明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可实现照明设备自动开关和定时检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同时,基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合理构建,可依托于智能诊断算法提前发现照明设备可能存在问题,进行预警和处理,确保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井下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通过智能调节、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照明系统效率性、节能性和可靠性,为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改善和工作效率提升提供支持。
(三)井下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在井下开采作业中运输系统发挥重要作用,而以往控制手段应用极易出现安全隐患。对此可结合实际开采需求,合理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对井下运输设备进行智能监控和调度。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运输系统的运行状态,明确掌握煤矿井下环境情况,系统可实时获取井下各运输设备位置、速度和负荷情况等信息,实现对运输系统的全面监控。结合对实时数据的处理,系统可智能调度运输设备运行路径和速度,避免碰撞和堵塞等问题影响到运输效率。同时,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优化井下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运行期间系统可通过预测算法分析煤矿生产需求和井下运输系统实际情况,以做到运输设备智能调度,并促进路径规划的优化开展。可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自动调整运输设备运行速度和负荷,提高运输效率,避免因生产周期延长导致生产成本增高[5]。可提高井下运输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系统可实现设备自动报警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并处理运输设备可能存在问题,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同时,可依托于智能监控、预警功能提前预防潜在安全风险,以促进井下开采作业的高效率开展。
(四)井下安全监测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井下安全、高效开采作业离不开对安全监测系统的有效应用,以往系统运行普遍存在反应速度慢、盲区大等问题,对此可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来提升安全监测有效性。一方面,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依托于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地质变化等数据,实现对矿井安全环境全面监控。系统可在运行阶段自动识别并及时报警异常情况,如可燃气体浓度超标、地质构造变化等,及时发出警报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数据实时分析和处理。依托于数据采集和算法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数据关联性并对其异常情况进行深度剖析,提前预警潜在安全风险。此外,系统可支持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溯分析,为矿井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有效运用,可在促进电气设备可靠、高效运行的同时,助力煤矿企业营造安全作业环境。鉴于此,需在明确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将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于煤矿井下通风、井下照明、安全监测、煤炭运输等系统中,进一步提升井下开采作业的实效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房绪鹏,郭久红,赵扬.双向直流变换器在井下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 2018, 49(4):4.
[2] 李静涛,马莹莹,马彦辉.地测防治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煤矿的建立[J].露天采矿技术, 2016(3):4.
[3] 刘月亭.露天矿领域采用空中采矿机的探索与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 2018, 033(002):109-112.
[4] 李增林,王孝亮,韩猛.GPS监测技术在露天煤矿边坡监测中的应用[J].露天采矿技术, 2016(10):4.
[5] 胡成功马忠云蔡力宏赵晶.长距离输煤带式输送机火灾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的应用[J].露天采矿技术, 2022, 37(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