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民航飞行事业蓬勃发展,很多技术和设备都投入民航的使用,保障着民航飞行安全。民航领域应用作为广泛和平凡的技术就是仪表着陆系统,仪表着陆系统的应用很好的帮助飞机在遇到雾天和雨天这类影响视觉的气象条件下继续稳定运行。这个运行前提是地面站台的雷达系统和仪表做出系统有着稳定的联系,只是仪表着陆系统难免会有故障因素产生,故障发生后,轻则导致飞机飞行延误,严重导致着陆过程产生危险。在此基础上,本次文章就对仪表着陆系统常见的故障做出一一列举,并针对这些故障提出相应的维修维护方法,希望可以给同行业从业人员一些有用的参考。
1.仪表着陆系统的概念
ILS包括一个提供直接引导的VHF航向站、一个底部平台和一个提供高度定位的信标指针。在一些机场,信标被提供距离信息的测距设备所取代。提供侧向引导的航向站传输具有恒定振幅波的两艘船的叠加,以产生横截面。两个波瓣分别以90Hz和150Hz调制。通道属于垂直平面。当飞机在通道左侧的主导频率为90Hz时,机载接收接收信号并提醒飞行员“向右飞行”。同样,当飞机在右侧占据150赫兹的主导地位时,会生成一条“向左飞行”消息。从底部平台创建一个等于两个调制振幅的垂直平面,该平面的滑动角称为滑动角,指示在以下150赫兹占主导地位时“向上飞行”,在水面上90赫兹占主导地位时“向下飞行”。标记系统由两个或三个垂直扇形发射的信标组成,位于离跑道处的外部标记通常提供下降开始的信息。NM7000由IS机柜、射频网络和天线阵列组成。混合网络监控和近场天线、RMM系统、控制系统、IIS供电单元是整个信标站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控制面板:发射开关和SBO衰减。相位调整单元:发射机、调制单元。变送器是一种双重机制,作为主要机制或备用机制都可以,发射机的功率和信号都需要进行调制,前两个发射机一个要连接到天线,另一个是连接到虚拟负载上。仪表着陆系统中的监测器同样也是两个机制,一个机制连上监测航向,另一个连上滑翔输出射频,收录到的rf信号有内部调节面板进行分析处理,再转到数字面板进行排布整理,最后生成的警报消息就被控制单元系统做出显示,最终生成的警报就是给人工观看的显示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也会经过总线传输到电路板中并且储存。监测器的主要功能可通过RMS系统进行更新和修改,即在发射器的射频信号不起作用时生成警报。站台控制组件检测警报,并决定是否切换发射器或禁用存储在RMS中的ILS警报。[1]
2.仪表着陆系统常见的故障分析
现象状况:双监视器双友好报告解决方案:双监视器或双发射机同一故障概率最小,天线应在公共部分进行检查,反之亦然、无线电频率分配单元,监控混合网络和馈电。两个发射器都不能打开,L0OCAL/Remote开关必须放在Local位,自动/手动开关必须置于初始位置,以重新启动并检查变送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仍然不工作,但未通知监视器,请指定控制单元中的故障并更换变送器控制组件TCA1218。双发射机可以工作,但如果双监控信号天线系统出现故障,则可以使用功率计数器测量输出功率并检查正常功率。反向功率应为零。如果正功率和反向功率正常,则监控天线出现故障,设备可以使用。维护监测天线:如果电源异常,则发射天线出现故障,维护后才能保证运作。我们必须立即发出导航通知,关闭并维修。现象状况:双监测器用于监测双发射机,并测量近场参数的报警。其他参数正常。使用发射器,立即检查近场天线和电缆。现象状况:双监视器观察到宽度参数与双发射器之间的小偏差。解决方案:进行现场测试以确定是否是变送器或监测器参数漂移的原因,并可进行微调。现象状况:双击关机后使用遥控也无法开启,进行本地开机之后除去nf通道上的参数,其他参数数字都不正常。对此的解决方法是使用射频网络将信号和监控混合网络的反馈信号做检测。现象状况:仪表着陆系统上的监控部位发生异常,对此现象的解决方式是优先检查一下设备的监控数据线是否在正常运输,在观察一下调制解调器能否握手,包括CD灯有没有亮着。如果检查之后发现没有连接上,那么就要将电话线和计算机的串口也检查一下,这个检查过程可以先使用其他计算机设备的同样部位做一个调换。如果是发现监控上的遥控部位无法用,这要检查数据输入的线有无异常,如果专用线路也正常,那么就检查一下面板和接口板。[2]
3.仪表着陆系统常见的故障的维修维护方法
由于北方冬季冰雪大气候季节性温差较大,建议认真做好每周、每月、季节性和年度检查工作,密切监测设备随季节变化情况,了解设备工作状态。对每台设备每年进行两次检查,并根据设备维修规则制定检查程序。程序详细介绍了项目工作步骤、测试程序和调试程序的验证、验证所需的设备,具有很强的运行能力。针对设备本身运行不稳的问题,积极总结法律、经验,多次咨询国内同行、厂家。讨论,寻找解决方案,如软件更新、远程控制电缆更新等方法,努力降低故障率。ILS设备的公共部分是室外的,更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这可能导致故障,如果公共部位的部件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无法使用,建议为公共部位的零件采购备件。特别是天线阵列、射频配电网、射频电缆等。确保在发生此类故障后更快地恢复正常使用。仔细完成数据归档和故障分析工作。故障排除后,仔细做好故障登记工作,为今后类似故障再次发生做好准备,可以快速排除故障。[3]
定期组织设备技术检验,全面检查天线馈电、避雷针、电缆等接头,检查相关技术参数,重点检查导航设备外部天线、馈电电缆接头等外部物体。在固定和密封时,防止电缆头因天气条件松动。如果单位在视察期间发现雷电防护装置故障、损坏和燃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更换备件;如果没有备件,则应及时检查出并且拆除无法再提供保护作用的地防雷装置,以确保信号可以持续不间断。每年与地区具有防雷监测、检测能力的单位合作,定期为机场的每个相关设备提供防雷维护检验。[4]
结束语
简而言之,航空领域将仪表着陆系统的应用做到了极致,十分依赖仪表着陆系统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就要对仪表着陆系统的维护工作也做到极致,避免因为故障,避免因为故障导致有人身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在这方面制定完善的制度和计划,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帮助民航事业步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白洁. ILS-410仪表着陆系统航向设备故障换机分析与检修[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23):2.
[2]邢晓东. NM7000型仪表着陆系统故障分析与维护[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3(3):3.
[3]李海皓张世君汪天京. 基于辐射场型分析的仪表着陆系统天线阵运行故障研究[J].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9, 000(005):54-57.
[4]毛文谨 任文力. 仪表着陆系统下滑设备国内外维护规程比较分析[J]. 科学与财富, 2015, 7(16):2.
作者简介:叶风豪,(1992.06),男,汉族,新疆,哈密市人,本科,通信导航监视助理工程师,从事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维护维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