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王妍妍 庞龙(通讯作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妍妍 庞龙(通讯作者),. 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J]. 中医研究杂志,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071.
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实验主要是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治疗进行研究,通过联合应用中药熏洗和穴位敷贴为患者实施治疗,以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这类治疗法的应用效果优势。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单纯接受穴位敷贴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中药熏洗和穴位敷贴治疗),统计对比其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1)在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显著更加优异,差异显著(p<0.05);(3)在血清SP、IFN-γ方面,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和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研究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中药熏洗和穴位敷贴治疗可以明显地提升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推广。
关键词: 中药熏洗;穴位敷贴;联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安全性
DOI:10.12721/ccn.2024.157071
基金资助:

肛肠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对病人的生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肛肠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肛门疾病和肠道疾病,肛肠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遗传、解剖结构和先天胚胎发育异常是内在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外在因素,肛门疾患在临床上多达百余种,很多都是伴随发生的,严重危害了病人的身体健康[1-2]。目前,肛门疾患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虽然效果比较好,但是术后容易出现疼痛,并且容易影响伤口的愈合,容易引起尿潴留,便秘,心跳加速等并发症,在此过程中,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这些变化会对手术后的恢复以及生存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肛肠疾病手术后的连续性治疗对于促进创面的愈合和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止血、消炎、通便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很难从根本上防止疼痛[3]。基于这一点,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伤口愈合等问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中医熏蒸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合适的中药,然后将其水煎或处理成中药液,或者将其制成粉末,再加入热水,对肛肠病病人进行局部熏蒸和坐浴,利用热量和药物,在身体表面直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疏通经络,化瘀活血,祛风除湿,止痛消肿等功效[4-5]。穴位敷贴是指把处理好的中药贴在穴位上,利用穴位的刺激以及药物的作用,起到治病的作用。本次研究将中药熏洗和穴位敷贴治疗联合应用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治疗过程中,探讨其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1年12月到2023年1月选择100例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属于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将病人分成了两个组,统计其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患者一般资料统计表

1.png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符合肛肠疾病的诊断标准,并且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2)年龄>18岁;(3)研究对象可以正常和外界交流,认知状态以及意识情况均处于正常状态。

排除标准:(1)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均自愿参加;(2)研究对象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3)研究对象精神状态异常,严重地身体机能丧失,无法独立从事任何活动;(4)患者的依从性不能与研究实验相匹配。

1.2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用药,并于术后排便时进行换药。对照组患者接受穴位敷贴治疗,穴位敷贴方:10g冰片,肉桂、乳香、制半夏、没药各15g,30g延胡索;研磨成粉末,放入密闭的瓶子内,加醋调浆,将1克药浆放于3厘米见方的胶带上,选择长强穴、大肠俞、足三里、承山三穴,贴敷12小时,疗程3天。研究组接受穴位敷贴和中药熏蒸联合治疗,穴位贴敷与对照组相同;中药熏洗方:赤芍、白芷各8g,川芎、冰片各10g,苦参、黄柏、两面针各15g,30g蒲公英,将提取的液体用高压煎煮法提取400毫升,备用。先用2L的沸水将药液冲洗干净,然后每隔15分钟就可以熏洗一次,每次2次,每次15分钟,熏洗完毕后用碘伏消毒,再用无菌纱布遮盖,疗程3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VAS评分、血清SP、IFN-γ差异。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术后伤口疼痛减轻,肿胀几乎消失,伤口基本愈合;有效:病人伤口疼痛减轻,水肿减轻,伤口缩小;无效: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显著的缓解,上药和排便时仍有明显的疼痛感,但水肿没有消失,伤口没有改变。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统计出的所有数据,都需要使用SPSS 23.0来进行专业分析,P<0.05,这就意味着差异十分明显。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显著更加优异,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2:患者临床疗效统计表[n(%)]

2.png

2.2比较患者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差异

两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术后第三天、第五天以及第七天,研究组患者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下表3所示:

表3:两组患者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统计表(x̄±s,h)

3.png

2.3比较患者创面愈合时间、VAS评分差异

在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下表4所示:

表4: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VAS评分统计表(x̄±s)

4.png

2.4比较患者血清SP、IFN-γ差异

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其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测量值有显著性差异,而研究组的测量值更接近于正常值(P<0.05)。如下表5所示:

表5:两组患者血清SP、IFN-γ统计表(x̄±s,分)

5.png

3.讨论

肛肠病已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随着人们工作、生活习惯的改变,肛肠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肛肠病的危害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肛肠病常常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容易造成便秘、便血、肿痛难忍,造成生活的巨大痛苦,甚至会发展成直肠肿瘤[6]。肛肠病常需要外科手术,但术后疼痛难忍,且病程漫长,常使病人不愿接受手术,因此,如何减轻病人的疼痛、缩短病人的疗程,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难题。

中医理论将肛肠病手术后痛归入“肿痛”的范畴,其病因多为外伤,气血瘀阻,湿热蕴结,故治宜以燥湿除湿,疏经活络为宜[7]。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应用穴位敷贴配合中医熏洗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按照“先治其外,后调内,中外不及,则为主病”的中医辨证原则,通过药物的直接作用,达到祛瘀祛毒的作用[8-9]。选用长强穴、足三里、承山穴和大肠俞穴进行穴位敷贴,足三里、承山、大肠等穴作为临床疗效较好的腧穴;长强穴是督脉与足少阳、足少阴经交汇的穴位,属于督脉的一种穴位,可以帮助疏通经脉,提高肛门的血液循环,帮助疏通经络。在穴位敷贴中,延胡索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而制乳香、半夏、没药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而冰片配伍以散寒为主。在中医熏洗中,两面针、蒲公英、冰片等药物可以起到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苦参、黄柏可以达到清热燥湿解毒[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穴位敷贴及中药熏洗方辨证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缩短,VAS评分更低,总有效率更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肛肠手术后疼痛患者应用穴位贴敷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更好,更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选择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方式。本项目所涉及的病例数量很少,实证数据也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更具前瞻性的研究。不过,根据资料显示:应用中药熏洗和穴位敷贴联合治疗法对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令花,李玉丽,乔远静,耳穴压豆联合冥想放松训练对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9):0007-0009.

[2]黄履芳,江华英,陈玉娟,等,赵氏雷火灸配合热敏灸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疗效临床研究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10):0042-0044.

[3]周敏,刘丽,游佳璇,补肾健脾方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3):0133-0135.

[4]冯月宁,王茜,冯大勇,等.安氏肛肠熏洗剂坐浴对肛瘘手术的增效作用及术后康复进程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10):1252-1254.

[5]李洪英,屈芳华,中药敷贴涌泉穴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对肾阳虚衰型糖尿病足的意义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5):120-122.

[6]刘恒良,姜鹏君,陈佩,等,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加速肛肠外科术后大面积伤口康复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8):22-26.

[7]刘涌,罗彧钰,田丽.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骶管阻滞结合电针技术对肛肠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2):1361-1364.

[8]宋凌云,洪捷敏,宋章章,等,内镜下改良泡沫硬化剂注射与橡皮圈多环套扎治疗Ⅰ~Ⅲ度内痔的疗效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23,35(8):1077-1079.

[9]黎爽,彭明沙,李剑,等.黄连膏外敷联合止痛如神汤内服对中青年痔疮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创面愈合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8):3134-3137.

[10]崔伟,王丹,魏智钧,陈纲,于波,地奥司明、50%硫酸镁溶液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与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25-27.

[11]张永丽,孙林梅,张翻翻.解毒生肌汤雾化熏洗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患者疗效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5):744-74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