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丰富,但土地利用率低,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和统筹规划,浪费土地资源,甚至阻碍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当进行土地规划与利用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将土地资源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土地的利用与规划会导致用地面积缩减,这样势必会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基于此,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要进一步重视土地管理工作。
1、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重要性
土地利用和规划工作是目前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规划方案可以推动城市未来发展,不合理的利用规划只会阻碍城市化进程,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问题和麻烦,也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同时,土地利用和规划也可以让乡村和城市共同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将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在发展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调整和改进,推动城市经济的稳定增长。所以说,土地利用和规划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经济转型也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还可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2、土地利用与规划存在的问题
2.1经济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土地规划不仅仅包括对各种设施的土地位置和规模进行规划,还对其运营方式进行规划,当今大部分经济用地以林下经济为主,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够带来相对的经济收益。虽然我国部分地区的林下经济作物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便是土地问题,我国林下经济作物发展水平不均衡,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森林土地分布不均衡。我国林区大多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在这些地区我国林下经济作物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而缺乏森林的地区想要发展林下经济作物却难以找到足够的森林地区,这边是由于土地管理不合理导致的,大部分荒地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2.2与城市规划的衔接性较差
土地利用与规划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未能认识到该项工作对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缺乏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综合考虑,不利于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未能严格划分土地利用标准,缺乏对土地资源的科学保护,导致出现了生态问题,不利于城市与乡村的协同发展。
2.3土地利用规划严重滞后、缺乏科学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行政区域的调整,原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不适应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镇、中心村的建设。因此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显滞后,失去了前瞻指导作用。不仅如此,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缺乏科学、长远、严密的规划。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忽视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差。正是这些原因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缺乏应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
2.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律制度不健全
土地规划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虽然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清晰的明确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但是国家并没有针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政策,如何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尚不明确,土地利用活动中的违反规划的现象也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
3、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
3.1不断强化我国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可操作性
对于我国各项建设和设施利用与规划的基础,土地的合理利用与规划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要将土地利用与规划作为其他建设和规划的基础,而且还要有效衔接其他各种设施的利用与规划。在土地利用和规划实际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调查和认真分析当地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同时对周边的地理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各个相关部门之间也要相互配合,详细探究当地城镇的发展状况,从而使得土地的利用与规划与当地的这些实际情况相符合。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对上述实际情况的分析,还要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土地利用与规划方案,不断提升其实用性。有效结合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弹性和刚性,逐渐降低对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强制性和约束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我国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可操作性。
3.2科学指导节约集约用地
在对土地进行利用和规划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倡导节约用地、集约用地,避免出现浪费土地资源的局面。而且,相关部门在土地规划过程中,不要只看到眼下,还应该制定出土地未来的利用与规划方向,并根据规划方向不断调整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布局,深入分析应给予各行业的土地指标,并留出一定比例的农业用地。土地利用的节约和集约指标应该从经济角度和生态角度两方面来考虑,这样可以有 效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过程。
3.3做好规划中的各项工作
要想完善土地利用和规划,先要制定出总体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根据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来对土地规划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保障土地规划和利用方案可以进一步的实施和开展,应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土地各项数据的检测,然后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清楚的了解土地的分布状况,最后就是要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变更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调查,实现土地规划和利用测量数据的精确性,这样可以使得土地规划和利用的科学性进一步的得到凸显,从而达到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最终目的。
3.4完善土地管理体系
在土地管理全过程中,制度居于关键地位,对管理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使管理体系得以完善,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完善土地保护制度,对一些未开发的土地进行保护,如沙地、盐碱地、荒草地等等,使此类土地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以免造成荒漠化;再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改善;最后,构建土地监管机制,采用日常管理与定期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多方主体间的联系,构建多方联动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实现土地的科学长效监管。
3.5信息化设计规划
将大量的农田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并且反馈上报形成区域农田使用数据库,能够准确地反映基本农田情况以及利用变化。这样一来,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农田监督管理机制提供有效的保障,有助于农村地区进行农田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行科学的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应当以农业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保障城市建设的有效运行。
3.6合理调整、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
首先,对基本农田和耕地的保护任务要进行合理调整。一方面,稳定我国实有耕地的面积;另一方面,稳定实有耕地的质量。同时,坚持耕地土地利用的数量和质量并重,优先保护经过土地整治的耕地以及其他优质耕地。
其次,在原则上保持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变。一方面,要根据当地建设用地规模,对其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优化。同时,为了对各项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和规划剩余空间情况,从而实现对建设用地比例结构的优化,最终促进土地利用和规划的不断完善。
结束语:综上所述,提高土地利用与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作用,也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所以,相关部分及人员要清楚认识到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和规划的现实情况,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土地管理角度做好土地利用与规划工作的完善,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促进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海源.探析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J].科学技术创新, 2017(18):293-293.
[2] 齐志超. 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探析[J]. 住宅与房地产(36):178.
[3] 张永新.如何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