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有着广袤的土地资源,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趋势,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务必要重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积极宣传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和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农民与新农村的实际需求,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工作人员应该结合此类问题,立足实际,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找到对应的改善策略,优化登记发证流程,积累管理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思路。
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收集具体的土地资源信息,之后再根据实际的情况落实资源分析工作。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的利用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尤其是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农村土地资源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只有实现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然而,很多农民的土地利用管理观念都比较传统,很多人并不理解当前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义,出现了一些排斥以及抵制的情况,影响此项工作的进行。
目前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土地观念较为传统。不仅农村基层农民的土地管理观念比较落后,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土地管理理念也比较老旧,这样一来,当地政府就很难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进行。具体来说,很多农村干部并没有对国家的土地管理相关政策进行学习,对其细则理解不够深入,当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普及的时候就会在思想方面出现认知的偏差,难以理解土地确权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登记发证工作难以进行。也是由于受到土地管理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工作人员与农民之间就土地权属问题产生纠纷的时候,有的村民并不愿意接受平和的解决方法,反而将事件的影响范围人为扩大,不配合土地资源测量以及确认工作,严重影响登记发证工作的进行。第二,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我国农村土地资源较多,而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以及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影响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有的农村在土地所有权界线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而类似的争议问题多年来没有得到解决,导致土地权属不够明确,这样的土地无论怎样处理都很难得到村民的认同。此外,有的地区较为偏远,其土地的记载情况并不明确,导致工作人员对土地的权属认知不足,难以开展科学的登记发证工作,同时也很难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第三,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较为悠久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管理过程中,我国制定了多种土地制度,比如土地私有制、公有制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土地制度在进行调整之后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当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够明确。工作人员在对这样的土地进行确权登记管理的时候缺乏清晰的资料,还有可能出现资料与实情不符的情况,难以开展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登记工作,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有效改善策略
1.改变传统土地观念
国家制定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制度,其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开发农村土地资源,其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农民,同时还能够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受到传统土地资源观念的限制,很多村民并不能够意识到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自己的益处。对此,工作人员应该重视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通过张贴标语、播放广播等形式加大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更多的村民普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意义,更新部分村民以及村干部的土地管理意识,得到更多村民的支持,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保护,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
2.完善纠纷调解机制
工作人员在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很容易因观念意见不同与村民产生纠纷,而有效的纠纷调解机制能够及时解决双方的纠纷,促进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进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具有争议性的土地纳入纠纷调解的范围,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该土地的归属以及历史资料进行调查与了解,进而开展纠纷调解工作,提高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效率。在构建纠纷调解机制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立足于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制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不仅要提升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应该得到更多村民的认可与支持。
3.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加大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宣传力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应借助广播、电视、QQ、微博、微信及各种短视频平台等各类媒介推广、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前往基层为农民组织讲座、座谈会等,以便让农民对此项工作的实际意义与未来方向有全面的认知。通过宣传转变广大农民的认知,明确此项工作并非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反而会对其利益加以保护。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大量印发相应传单,印制与此项工作有关的知识手册,使广大农民掌握实际工作流程,主动配合相应部门、相应人员的工作。
4.严格遵循相关要求展开工作
按照有关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等落实土地权属的调查工作,对承包合同加以完善,将权属证书颁发给农民,以便保证登记成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及完整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为二轮承包关系,工作目的在于完善、巩固当前承包关系,避免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对农户的承包地进行非法收回及调整。因此,应利用当前合同证书及承包台账等对承包地的归属加以确认。开展此项工作的时候,需要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所有人都不可由于自身利益而阻碍工作的实施。如果存在无法第一时间处理的问题、纠纷等,应采取司法手段进行处理,严禁私下处理,防止引发更为严重的矛盾及纠纷。
结语
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目的就是保护广大农民的土地合法使用权益。同时,及时有效解决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可以说,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着重要地位,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规范土地资源属性的关键一环,为此,各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该结合现实问题,落实相关政策、制度,最终实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简介:闵锐(1970-07-28),男,山东省临沂人,汉族,现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本科,助理工程师,不动产登记。
参考文献
【1】曲英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难点及其对策【J】,农家参谋,2020,19
【2】王贞,浅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