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技工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还要能够快速的融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的生产和人文环境中去,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学校里,学生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和实践活动等都是静态的,而在实际操作方面,与在学校所学的有一定的距离。为此,技工学校可通过改革教育制度,增加校校合作,校府合作(学校与政府合作),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技工学校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技工学校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具备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人才支撑。这些高技能人才能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
2.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高技能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他们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3.提升就业市场竞争力
技工学校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更容易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4.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一、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现状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在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约占全部技术劳动者的40%,而近年来,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只占到了5%,据相关测算,当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缺口高达几百万。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越来越匮乏,整个国家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局面。对各行业企业而言,高技能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已呈现“断层”。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在全国就业人口中,熟练工仅占1/3,高技能人才只占4%。上海一年一次的招聘会,对高技术人才的要求比找工作的人高出20倍。造成这类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方式只重视知识和学历,而忽视了技术和能力,造成了技术和能力的匮乏,这也反映出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足。
二、技工学校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高技能人员也属于技术人员,按照其技术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智力能力和操作能力两个层次。高技术人才是指能够熟练地掌握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人才。高技术人员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分析了高技能人才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高技能人才全方位培养的教学模式。
1.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技术上的难题和实践中敢于解决的问题,有责任心,敢于独立地做出有效的决定,并且能够在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上开展研究。在技工学校中,学生对技术和有关知识的了解较少,而且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改革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其具备较高的动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订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大纲时,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心理技能是有创造力的,它为现代技术和体验式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极大的助力,真正做到了动手和动脑的同步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或者是一些突发事件,那么就只能依靠自己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运用心智技巧来解决问题。为此,应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实际的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3.教学内容要先进
要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教学条件,要具备全新的高等教育知识和技术,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国际化的培训层次,除了掌握最新技术外,还能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跟踪专业技术的发展。这也正是技工学校在技工学校教育中急需完善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有关的技术原理和工艺有较为详尽的理解,达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并使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处理高难度的技术和有关信息。
4.建立校与校之间的联合办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技工学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薄弱,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私立技校的不断增多,同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使得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训练也有了交叉。这不仅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高技能人才,而且还造成了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技工院校的质量和信誉,成为制约技工院校发展的瓶颈。在这样的形势下,与其与其它院校形成竞争关系,还不如与其它院校联合办学,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校校合作”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让两校在教学设施和教学模式上相互借鉴,从而实现了“双赢”。
5.建立“校府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
培养高技术人才不仅是高校的事,更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训过程中的“管理者”、“协调者”的作用。从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高技能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神经,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地和技工学校进行合作,一起培养高技能人才。当前,技工学校最大的难点在于其专业设备不完备,所以,国家应对其进行审批,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还可以通过有关部门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吸引有关企业到技工学校来投资,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为技工学校解决问题。“校府合作”是一种新的技工学校办学方式,它可以为技工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高效、优质的服务。
结语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占领市场的主要力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文章通过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和现实情况的剖析,探索出一种适应于现代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通过改革现行的教学体系,使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要先进,建立校企共建的新的教学方式,建立“校府合作”的高技术人员培训方式,加速高技术人员的培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S].2006.
[2]胡萍,赵菲菲,左继军.走校企合作之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3]史国栋,眭碧霞,赵佩华.校企深层合作 共育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3).
[4]黄旭,李忠华.把握结合点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
[5]石勇,石固欧,路宗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之模式研究及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22).
[6]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 半工半读 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