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设计以形态为基础的解剖学和以功能为基础的生理学两部分内容。中医药既是中国传统治病救人的医药学思想和技术,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其思想观念和实践方法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智慧。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不但可以为振兴中医中药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牢固树立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强调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地渗透、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充分挖掘蕴含于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和德育的有机融合,努力构建全课程育人的大格局,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不但可以为振兴中医中药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牢固树立文化自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坚定专业信心。中药学专业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人体解剖生理学,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掌握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结构、形态和位置与组成,掌握由器官构成的系统在人体中承担的生理功能,如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工作的原理、发生的条件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它的影响。
2.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
2.1 分析中药学专业不同层面课程思政现状
中药学专业属于医学类专业范畴,同时中医药文化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这就要求我们更应注重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更应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效。现阶段,中药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之间存在明显的各自为政的现象,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不够明确;授课教师的育德能力和思政意识还不足;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总的来说,就是“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未能真正树立,课程思政融入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环节未能真正树立[1],“课课有思政”的课堂机制还没树立起来。
2.2 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挖掘思政元素
通过大量的阅读典籍、文献和访谈,充分挖掘中药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蕴含的思政元素,把中药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思政当中,再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将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德育紧密结合,真正体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事例、人物,引导学生体会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专业信心,树立职业道德。
2.3 融入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实践模式探索
线下和线上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专业教学和德育教学双目标,深挖课程思政资源,融入中医、中药文化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确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组建中药学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以中药专业为依托,梳理挖掘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凝练中药学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根据中药学“专业思政”核心内容,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凝练本专业的思政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作为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
3.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
3.1 结和绪论讲好敬业和奉献精神
结合绪论部分,就孙思邈、李时珍、屠呦呦等中药学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的特点重点介绍,引导学生学习药学家们以中药事业为己任、不断进取的奉献精神,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介绍外科鼻祖华佗从发现酒具有麻醉作用,到发现从曼陀罗花中提取的物质具有麻醉作用,最后发明麻沸散的过程,诠释了华佗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2];介绍我国对人体解剖学领域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说明两千多年前古代医学家就进行了实际的尸体解剖工作,如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宋慈的《洗冤集录》等。近现代在我国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解剖学家,如臧玉泉、钟世镇,科学家们为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和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3.2 结和循环系统讲好职业道德和法制精神
开展案例讨论式教学,分析讨论“昆明最美护士当街救人遭质疑不专业”和“速效救心丸命名是否规范?”两则案例,教师引导学生规范执业行为和道德。在肯定速效救心丸的良好功效的同时,根据《关于规范已上市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的通知》的命名原则分析讨论速效救心丸命名是否规范,培养学生依法执业的法治意识。
3.3 结和泌尿系统讲好严谨与守正的职业精神
通过案例龙胆泻肝丸引起肾损伤事件的国际影响、中毒原因,让学生在掌握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意识到中药基源坚定的重要性,树立守正溯源的用药态度,培养医务工作者的严谨性和职业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制约中药国际化的瓶颈是什么,中医药人该如何让中药走向世界。
结合中药学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民族文明的故事;结合中药学的发展史,讲好中药学家的故事,结合教学内容,讲好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拓展故事,结合医学人文,讲好有温度的风险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是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庆丰.以人为本的高师“人体解剖学”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3):140-142.
[2]王丹,代琦,陈贵钱,等.生物类专业生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4):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