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对土地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国已经制定了未来五年的战略性土地规划与利用管理发展蓝图,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机遇和挑战,如何规范和加强土地规划与资源的管理,有效地保护和提高土地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于城市化和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城乡经济而言,只有确保土地资源应用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才可以促进其发展。即使国内土地资源丰富,并且人口基数庞大,不过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土地资源应用承受更大负担。对此,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唯有如此才可以较快速度达到民众要求,进一步实现经济转型。在城乡建设中,倘若土地资源可以达到工作生活需求,那么方可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如果土地资源欠缺,便导致建设速度放缓,导致城乡规划建设面临很大难题,而若在土地资源应用过程中,能够确保其科学性,并与国家发展方向相符,那么便可推动城乡规划建设。
2、现阶段的土地资源问题分析
2.1土地资源管理力度不足
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买卖土地这一手段来实现。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这一现场十分普遍。这种方式虽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但在长远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无地可用的现象,不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一些地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有出现问题时才会想办法进行补救,但这种事后补救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能弥补问题出现所带来的损失。
2.2土地资源管理体系相对滞后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和农村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矛盾逐渐加剧。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历史的趋势,但是城市化的进行,势必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就需要更为专业和科学化。专业和科学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一整套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支撑,但就目前来看,建设项目规划和管理更新明显比土地管理体系优化的速度快。一些地区的土地管理工作体系仍然沿用过去的框架,没有根据时代和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革。部分地方的土地资源已经被违规利用以后,相关部门才开始进行管理。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导致人工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大为降低,其工作水平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2.3土地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我国土地的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因为已经开发过的土地其实十分广袤,但很多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后就变成了荒地或者废地,被遗弃在一边而不进行重复使用,这是对土地的极大浪费。还有很多由于化工企业的废弃物不合理处理,导致土质严重污染,由于污染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不得不被动荒废。这一类的土地资源,也是被开发后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现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当然,我国的可利用土地资源中,还存在着许多尚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对这一类的土地加以合理运用,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的矛盾与冲突。
3、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建议
3.1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土地资源价值的提升提供保障
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是实现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的前提。一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农村的养老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等各项社会保障,使农民消除土地依赖,敢于将手中的土地进行流转。二是加强技术、技能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制定科学实用的培训计划,进行劳务专业对口培训,特别要优先安排已经转出土地的农民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搞好政策法规服务,做好法律咨询,规范化组织管理,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继续加大农村劳务转移服务力度。规范劳务市场,健全劳务管理协作机制,构建信息网络,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使农村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
3.2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制度
在城乡规划中,通过运用规划建设制度,可以确保此项工作正常开展,同时随着工作不断开展构建为完备的土地规划建设体系,可以推动城乡建设,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当实际开展城乡规划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建设制度,与此同时对于领导层而言,需要科学规划与应用土地资源。唯有有效管控土地资源,才可以降低资源分配缺乏合理性等现象的发生率。当管理土地时,同样需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而且还需重视环境问题,从而促进城乡健康长远发展。当制定项目的时候,应该编制不同方案,然后选出最佳方案,杜绝更改其中与土地规划相关的内容,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以具体内容与原则为准。除此之外,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应该纵观全局,在城乡建设规划过程中,需要确保整体性能,在第一时间改善不良问题,从而更快、更高效地进行城乡建设规划。
3.3提高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视
土地布局管理是当前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的重要方面,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乡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率。可见,提高土地经营布局的合理性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但是,通过对当前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一些相关部门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资源与城建部门沟通不够,缺乏长远考虑,土地布局随意性过大等。这不仅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也严重阻碍了城乡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当前,为有效减少上述问题的重复出现,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土地管理在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中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在摸清当前土地资源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科学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土地资源的布局和结构。
3.4优化土地结构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土地结构的优化,解决土地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提高土地结构的平衡性主要是为了保障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效果,从而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该地区的有效发展。在对土地结构优化过程中,主要是对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乱占耕地的现象进行治理,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保证农用耕地的面积。在河流沿岸地区或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特殊地区,要加强森林植被的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规划部门要与农林部门加强联合,确保森林植被的覆盖面积,提升特殊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对于建筑用地的优化,主要包括加强项目工程的审批力度,保证建筑用地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保障地区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防止施工用地过度占用耕地的资源,在建设施工中要注意提升建设施工用地的利用率,最大限度提升建筑水平,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结束语: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利用是每一位土地管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土地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有关政策,不断增强自身依法管地、依法用地意识,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邓春根.浅谈如何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66-67.
[2] 朱永华.如何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05):171.
[3] 浅谈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J].张立.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