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在目前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特征是血管腔阻塞、狭窄,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心功能减退,而早期并未明显临床症状,就算给予患者心脏彩超,也难以诊断,需要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1]。本次研究就针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开展,共有56例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两种药物的应用价值。现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共有56例,均在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被确诊为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现在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的背景下,将5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实验组的28例患者年龄上限、下限分别为60岁、45岁,均值为(52.35±6.42)岁,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16例、12例,病程区间是1~5年,平均(3.02±1.13)年;参考组组的28例患者年龄上限、下限分别为59岁、44岁,均值为(52.61±6.58)岁,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17例、11例,病程区间是1~6年,平均(3.28±1.36)年。用软件分析两组资料,每一项均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先给予冠心病常规疗法,控制饮食(低盐低脂),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考组患者阿托伐他汀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8;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0mg。在参考组基础上,实验组联用辅酶Q10软胶囊(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9991063;生产厂家: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每天三次,每次3mg。两组患者均持续接受2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测指标,主要有三项: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经)、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2)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指标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心电图指标有好转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4 数据处理
通过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x̄±s)表示心电图检测指标,检验用t进行,数据有意义通过P<0.05表示。
2 结果
2.1 心电图检测指标
通过表1分析:治疗前,两组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参考组,P<0.05。
表1 心电图检测指标(x̄±s)
2.2 临床疗效
通过表2分析: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
表2 临床疗效(%)
3 讨论
在临床上,冠心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主要原因是动脉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病变,发病原因复杂,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给予患者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可能会严重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负面影响,患者在入院后均先接受常规疗法[2-3]。
本次研究给予实验组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软胶囊,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参考组(67.86%),并且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58.01±1.02)、(55.45±1.21)、(47.20±1.83)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优于参考组(62.58±1.09)、(50.11±1.15)、(55.03±1.75),P<0.05。究其原因,辅酶Q10属于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脂溶性,不仅能够有效将人体细胞进行激活,还能够为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创造足够的能量,从而大幅度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疾病复发的概率[4-5]。
综上所述,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可以优先给予其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软胶囊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应用价值高,可以将其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吕敏.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120-121.
[2]邓祉君.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171-172.
[3]马国平,邢美,李峰, 等.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的临床效果[J].淮海医药,2019,37(1):64-67.
[4]王毅.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5):57,59.
[5]吴皓,齐新,赵永爱.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 联合辅酶Q10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7):97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