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与实验栏目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注意事项
黄馨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馨瑶,. 临床研究与实验栏目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注意事项[J]. 国际检验医学,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9021.
摘要: 痰液标本在检查患者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中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案,可以为疾病的确诊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痰液标本作为一种常见的细菌学检验项目,在检验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检验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问题进行概述,然后对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注意事项
DOI:10.12721/ccn.2021.159021
基金资助:

引言:痰液作为人类器官中的分泌物,可以依据分泌物的含量、状态进行临床辅助诊断,观察患者是否患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炎等疾病,是临床辅助诊断病情的重要方案。痰液培养在细菌学检验中,极易出现痰培养不合格的情况,延误治疗方案的制定,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由此可见,在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过程中,对注意事项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问题

当前在对痰液标本进行检验时,经常会出现检验不合格的现象,这一检验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较低,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在对痰液进行采集时,患者已经服用某些抗菌药物,一些细菌在使用抗生素后,会处于抑制状态,这时依据细菌学检验出来的细菌,大多存在较强的耐药性,这时就难以为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也无法将患者的真实的疾病情况反映出来。除此之外,医护人员没有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工作,患者对标本留取技巧、留痰意义等知识掌握不足。另外,在将标本向实验室的递交环节,不具有时间观念,经常出现送交时间延误的情况,痰液放置时间过长,细菌活力就会有所下降。

其次,患者对痰液培养缺乏重视,现阶段呼吸系统异常的患者、家属认为疾病诊断主要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与痰液标本培养的关系不大,所以在留痰培养的过程中,不注重标本的留取工作,经常会出现标本留取遗忘、标本盒随处放置等情况,容器污染的现象时常发生。在对痰液进行留取时,技巧与方法缺乏准确性,随意性较大,这就导致留取的痰液标本难以符合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在患者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痰液标本忘记留取、留取痰液标本前没有进行口腔清洁(不刷牙、不漱口),使得采集的标本污染情况严重。

最后,在痰液标本细菌检验过程中,没有进行标本的质量检查,在菌群中初步筛查的重视度不足,在开展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工作中存在盲目性,导致最终的培养结果缺乏可靠性。

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注意事项

首先,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上,要注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述痰液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留痰技巧,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一般患者在住院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这时需要运用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痰液培养。在病人留痰之后,需要在10分钟内,将留取的痰液送到实验室,如果送检时间超过10分钟,也要尽量保持其在半小时之内,否则标本中存在原始菌群会出现死亡或者再度繁殖的情况,使得送检标本不符合检验标准。现阶段医护人员在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中,最应该注意的事项就是送检时间,如果医护人员在将痰液标本送往实验室时,发现无人收取,需要将标本放在冰箱内,防止痰液标本受到污染,对最终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其次,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患者要注意在留取痰液标本的最佳时间为清晨,在标本采集之前,需要进行口腔清洁,刷牙结束之后,要进行3次以上的漱口,然后咽喉部要发力,将第一口痰液咳出,将咳出的痰液放置在容器内,当前我国应用主要为无菌广口螺旋帽容器,如果患者没有咳痰的欲望,消化道中存在的痰液含量较少,需要对患者进行头、肩部的姿势调整工作,在水平方向上,要使其低于胸部,维持10分钟时间,这时患者会出现咳痰的欲望,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开展雾化吸入氯化钠的方法,促使患者将痰液咳出,为了避免受到口腔菌群的污染,咳出的痰液需要立即放在无菌容器内。针对于意识障碍或者患者咳痰力气不足者,医护人员需要开展扣背操作,选用吸痰器将患者的痰液吸出。

最后,站在实验室的角度上,在接收到患者的痰液标本后,要注意选用2张的无菌接种环涂片进行检验,一张涂片用于镜检工作,依据具体的白细胞、上皮细胞数量确定痰液标本是否合格,针对不合格的痰液标本应该嘱咐患者对标本进行重新留取。另一张涂片需要等待其干燥,进行染色观察实验,对细胞形态进行科学的分析。通常情况下,人体只存在少量的粘液样痰、泡沫样痰,当患者的呼吸道出现异常时,痰量会显著增加,这时就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炎症以及空腔性化脓性病变。在颜色上,正常人的痰液颜色为无色、灰白色,而病理性痰液会呈现红色、黄色、棕褐色等,并且伴有恶臭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进行痰液标本的细胞学检验时,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与检验问题,因此医院需要从医护人员、患者、实验室检验等多个方面,对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注意事项进行探究,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意见,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使患者快速恢复到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凌春飞,刘军芬,杨燕玉.浅析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6):192-193.

[2]柯俊,陈媛,陶治洲,邹义春,罗卓跃.痰标本预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13):814-8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