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地籍管理,推动土地管理发展
韦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韦新,. 强化地籍管理,推动土地管理发展[J]. 中国土壤,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0.
摘要: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支柱,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如今的社会中,过去传统的的地籍管理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不能符合当前的形势,逐渐显露出很多漏洞。本文分析了现存的地籍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住处,并且针对其中的问题发表了一些解决方案,相信可以有效的缓解地籍管理工作的缺陷之处。
关键词: 地籍管理;问题;建议和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010
基金资助:

如今,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逐渐显现出一个新的开端,新形势也对地籍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条件。地籍管理工作有着新的目标和上升空间,怎样处理好目前地籍管理工作里现有的短板,将地籍管理工作做大做强是现如今该领域专业学者们都在努力攻克的难题。所以,应该如何处理地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呢?

1、地籍管理概述

地籍管理,循名责实,这是一系列措施,如国家土地调查、登记、档案和管理系统,以便实现土地管理的目地。地籍管理工作是很细碎又需要耐心的,它主要的职能是统计记录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数据,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和交接等情况进行整合,同时也调差土地资源的情况,这样能时时更新土地资源变化的形态。地籍管理工作始终如一的标准是:第一,要确保统计和储存的数据是准确的,第二,确保地籍资料是多用和规范的。

2、当前我国地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开始时间较短,所以现仍处于完善阶段,缺乏专业技术,思想观念也有待提高。所以在立法、管理手段等方面就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四类问题:

2.1地籍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保障

即使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多相应的明文规定,例如正在使用的《乡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土地调查条例》、《土地登记办法》、《农村土地分等定级规程》等,但即使有如此多的法律法规,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地籍管理工作依旧缺乏保障,这是因为这些法律条文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实行的,没有宏观的表明地籍管理工作的法律效益,这使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在制度保护方面还是很欠缺,也让很多工作的开展着实费力。

2.2地籍管理工作过于落后

由于我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目标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对地籍管理工作进行持续的更新和改造,从而使地籍管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如此进行下去,这种局面将会不断加深,问题也将不断扩大。

2.3土地登记工作落实不够

首先,在土地登记工作中,一些负责人员没有高度责任感,对实际情况不够关心,对土地权属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这种工作作风也必然引起我国的一部分土地处于荒废状态。再有,在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那时我国的土地使用是不需要偿还的,因为这种制度,使我国的土地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这点在房产和土地的处理共同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表现出来,在拆迁时,国家是一起将房屋补偿款和土地的补偿款交给群众,而没有分开补偿,也没有特殊说明,所以这让人们对土地的登记工作了解甚少。还有,即使如今在我国想要得到土地登记人员的职位必须要有证上岗,不过这些相关员工仍然缺乏专业的技能传授,并且对土地工作的登记和调查依旧停留在手工阶段,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手工工作明显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进步和要求,所以,如果想要改变此局面就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观念。

2.4地籍管理成果公开度不够

当前地籍管理工作中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对公众缺乏信息透明度,所以在很多环节都缺乏群众的支持与帮助。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居民对土地管理的概念不了解、不深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看出,地方土地管理部门对此问题也没有研究,得过且过,这必然导致没有让群众了解到地籍管理的价值,对于现有的局面没有任何帮助。

3、完善我国地籍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考虑到现有地籍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漏洞,我们要想方设法完善管理工作,使其逐渐趋现代化、数字化,这无疑要有一个强大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借鉴先进国家的先进理念,实现管理信息向数字化方向转变,本文说明了几点改进方法,如下所示:

3.1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

虽然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已经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依旧存在这很大的差距,这就必须要时刻更新地籍管理部门原有的观念,将土地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完善现在的地籍管理制度,使其更为科学化,从主题上确立我国的地籍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同时完善管理流程,使地籍管理的统计、记录等工作规则化、程序化。同时加强对当前管理工作的调整和改革,从具体情况分析,开放式的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认真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有所创新。

3.2逐步完善地籍管理的法律法规

想要完善地籍管理工作,就必要要有一个较为权威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如果没有,完善地籍管理工作就难如登天建,所以,我们要对关于地籍管理的法律系统做出完善的建设,使地籍管理逐渐趋向科学化、法制化,这样也就不会在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问题上耗费多余的精力和成本。还要加大土地登记工作的管理力度,使法律地位凸显出来,加大法律体系的权威性。让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依法加强管理工作。

3.3加强地籍管理队伍建设

由于负责地籍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培养,导致整体业务水准不高,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传授。首先,加大团队规模,特别是在地方分局,要妥善处理好总局与分局之间的交接工作。其次,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时俱进,时刻更新管理概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要对地籍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心知肚明。与此同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不能落下,要熟练的掌握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操作。此外,还要加强地籍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巧,使相关人员能用心感受,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4实现地籍管理工作的产业化

改进地籍管理工作还要使管理方式产业化,渐渐采用市场机制,在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合理找寻政府职能的转折点,努力构建一个短时高效、让人放心的土地管理机制。努力建成土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让数据透明化,加大土地应用范围,这样可以提高土地登记工作对于社会所产生的价值。让地籍管理工作逐步趋近于现代化。

4、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是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支柱,它相当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总工程的地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加大地籍管理方面改革的力度,逐步完善健全的整体地籍管理机制,避免出现法律漏洞。跟上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理念,与现代资源与技术融合,实实在在的加强地籍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这样也就让地籍管理工作趋向现代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1]李元,汪洪洋,赵梦国,蒋爱玲.加快“进城上山下乡”努力完成地籍管理“十五”计划——在全国地籍管理培训班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10,(06).

[2]彭建,蒋一军,张清春,廖蓉.城市近郊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狼垡村为例[J].资源•产业,2004,(05).

[3]孙天星,王义夫,马佳媛,王蒙.深入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地籍管理》教材内容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4]朱传勇,王厚之,高光星,陈镇.武汉市中心城区现代地籍测量工程的实施与评价[J].城市勘测,2009.

[5]肖建华,余咏胜,赵永华,周楚萌,高光星.搭建高度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武汉市地籍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J].中国资源产业,200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