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探讨
何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娟,.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探讨[J]. 当代艺术,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1.
摘要: 园林绿化设计是城市绿化与城市改造的一项重要手段,植物造景是其中一项重要环节,对植物进行修剪设计,使其能够融入周边环境,进而凸显园林景观的生态美与绿色美。本文介绍了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以及艺术手法。
关键词: 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
DOI:10.12721/ccn.2021.157001
基金资助:

伴随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园林绿化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绿化水平以及美观度,在对园林进行绿化设计时,就要采取适当的植物造景方法。

一、植物造景的概述与内涵

植物造景是利用园林中的植物进行景观创造,利用不同植物的色彩与线条美等创设独特的景色。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是用乔木、灌木、藤木与草本植物创造景观,发挥出植物自身的线条形状与色彩等自然美,配置出生动美丽的画面供人们欣赏。伴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在植物造景中融入了生态学与美学原理,进一步丰富了植物造景的意义内涵。现代园林要凸显出植物的意境美与自然美,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使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发挥出植物的观赏性与应用性,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空间之间的协调美。

在园林植物造景中,无论是单独种植亦或是与其他植物共同配置,都能创设出生动绚丽的景色。古人云:“山借树而衣,树借山而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我国的古典园林主要由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四大元素构成,其中植物景观在古典园林中发挥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由此能够看出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一)美化作用

植物是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不同的园林植物,有着各自的形态特征,植物自身凭借着独特的自然美与线条美,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美。在园林造景中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将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能够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生成四时演变的时空变化,充分地利用植物的装饰性凸显出园林的自然美与景观美。园林植物的枝叶拥有着柔和的线条,不同植物的色彩能够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官,应用不同的园林小品与山水装饰,能够提升园林植物景观的层次性与丰富性,加深园林景观的美观度。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利用植物的寓意象征能够凸显出景观美,不仅能够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能够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使人们在丰富的园林景观中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与遐想。

(二)生态作用

园林植物能够极大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最为显著的作用是净化空气,在光合作用下,植物的叶片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氧气并排放到空气中,改善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部分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例如大叶黄杨、夹竹桃等植物有着抗二氧化硫的功能。樱花、臭椿等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氯气,荷花与睡莲等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有害物质与细菌,净化水源与水质。因此园林植物是现代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防护作用

园林植物能够发挥出涵养水源、维持水土、防风治尘、降低噪音、减少污染、吸收放射性物质等作用。例如悬铃木与刺槐等植物能够发挥出滞尘效果,云杉、水杉与柳树等枝叶稠密的植物,能够起到截流降水的作用,其截留量是降水量的15~40%,同时在土壤的渗透作用下,能够有效地缓解地表径流量与流速,发挥出涵养水源、维持水土的效果。乔木灌木能够降低噪音,利用攀缘植物覆盖墙面,能够减少墙壁在日光照射下的反射系数,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预防墙体倒塌与瓦片脱落问题。当发生地震与火灾等自然灾害时,植物的冠底能够起到防灾避难的保护效果。

(四)休闲作用

园林植物枝繁叶茂,花果秀丽,不仅有着观赏效果,在夏日也能够为人们遮蔽骄阳,为人们提供休息乘凉的绿荫。在园林中设置棚架与其他的园林建筑,为葡萄科、豆科、猕猴桃科等藤本植物提供攀缘的场所,不仅能够发挥出园林造景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作为休闲设施。园林植物有时也能用来分隔空间、规划路线,例如在苏州的古典园林中在曲廊上附以攀缘植物,为游客规划出游览路线。

五、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一)生态学原理

园林设计和植物造景都要遵循生态学原理,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园林所在的地理位置、当地季节变化规律选择植物,避免由于植物无法适应当地环境,造成植物大规模死亡,或是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若是园林附近存在污染源或工厂,则植物造景工作要避开这些区域或选用具有抗污染能力的植被。植物的配置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错落有致,树荫面积科学合理,符合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并凸显出园林的自然美与生态美。

(二)生物多样性

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不是只使用一种植被,结合园林区域空气质量与环境特征,选用符合城市特点的植物。过于单一的造景设计无法发挥出植物造景的美化效果,同时也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且会让人们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园林植物造景要发挥出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合理地搭配花草树木,考虑园林的整体设计,合理规划植物造景与建筑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多样性的植物配置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植被的空气净化能力,进一步地提升植物造景的生态作用。

(三)美学原理

植物造景与美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公园与景区内各种造型的景致都应用了美学原理。在植物造景中渗透美学原理能够突出景致之美,使植物造景能够与园林的整体风格相契合。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颜色,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运用不同的种群色相进行配置,能够形成具有独特美感的林相。在植物生长周期中应用不同的品种,提升园林色彩的丰富度,彰显出色相的变化,根据植物的季相演变与花期特点营造出园林的时序景观,能够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形成不同的群落形象,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的四时演变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植被造景中,也可以应用意境美来创设园林意境,这也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例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红豆的相思、松柏的苍劲、垂柳的惜别等,发挥出不同树种的寓意,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能够为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将植物的形态美上升到意境美,发挥出园林设计的最佳效果。

结束语

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造型设计,能够与园林周围的环境相呼应,充分地发挥出植物造景的优势,发挥出美化作用、生态作用、防护作用、休闲作用。在植物造景中也要遵循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原则与美学原理,提升园林造景的整体水平,发挥出植物造景的最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致远. 探析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0):24-25.

[2]陈军龙. 论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J]. 农业与技术,2021,41(12):132-134.

[3]胡光辉.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探究[J]. 南方农业,2021,15(17):54-55.

[4]柳建平. 论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J]. 现代园艺,2021,44(06):115-116.

[5]游开茂. 花卉植物造景手法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2020,18(24):85-86.

作者简介:何娟,(1990.09-)女,重庆梁平人,本科学历,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研究方向:园林绿化。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