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基于以人为本思想进行城乡规划设计是增强城乡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的有效路径,是推动城乡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可解决城乡人口失衡等问题。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须将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重视起来。由于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方法较多,不同的方法可取得不同的效果,所以,下列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启发,实现以人为本思想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有效体现,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1、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城乡规划设计与当地风貌不协调
我国地域辽阔,且为多民族国家,所以城市风貌各有不同。只有基于城市本身进行设计规划,才可发挥城乡规划设计的效用,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城乡设计规划中存在盲目追求现代化发展、产业规模扩充的问题,导致城乡设计欠缺独特性,且与当地风貌不协调,不仅存在当地资源的利用率低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2城乡规划设计缺乏全面性
城乡规划设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且城乡规划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城乡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保障。所以,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建筑、园林进行合理设计[1]。而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多数城乡规划设计存在片面性问题,即:重视短期建设,忽视了未来发展、人民群众的各项需求,导致城乡规划的模式相对固定,导致城乡多元化发展受到了制约。
2、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分析
2.1提升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城乡土地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土地布局管理,管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城乡产业结构的建设、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等,为此,土地布局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土地布局管理的过程中,土地管理的相关制度并没有落实到位,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在对土地布局管理的过程当中,部分工作人员欠缺长远的考虑,并且土地资源利用的随意性非常大,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建设的经济效益。
2.2各个部门积极展开合作保护生态环境
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城乡规划的协调发展,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联系、有效沟通,通过合作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城乡建设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另外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在城乡规划的过程当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加绿地的面积,能够更好的保护城乡的生态环境,调理空气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为此各地政府需要加强对城乡规划过程当中绿地建设的重视,增加绿地建设的面积,提升植被的覆盖率,并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生气候的植被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生态多样化的目标,完善城乡规划过程当中生态环境。在城乡规划的过程当中,需要树立节约型的意识,提倡节能型城乡建设的理念,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使当地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2.3优化城乡规划内容
由于城乡规划转型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所以,要想使城乡规划中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就要将环境的承受能力划分到考虑范围之内,优化城乡规划内容。例如:在城市建筑中,应加强对绿色建筑的比重。绿色建筑在建筑的使用周期内,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使人们的健康度、舒适度、适用度都可以得到提高。在城乡规划中,加大对当地适宜的绿色植被的种植,在某些建筑项目中,也可以采用“海绵城市”的建筑理念,安装雨水台、铺设水砖,能够有效净化雨水,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水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如灌溉农田、清洁路面。在城市交通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发展电车、公交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降低空气污染[2]。
2.4制定相关制度
基于部分工作人员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常会忽视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体现的现象,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及意识,使其将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重视起来。比如,可制定如下条例:城乡规划设计需遵循公平共享,包容发展;产业支撑,就业优先;因地制宜,协调有序;承载力强,集约高效四大原则。同时,可引入奖惩制度,通过有奖有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相关工作人员主动进行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
2.5强化城乡生态建设统筹规划
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也需要加速推进统筹规划,从而全面协调城乡地区所保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充分发挥出特殊资源的优势与价值,进而全方位地推动城乡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在实际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全面统计与调研城乡地区所保有的资源情况,其中包含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理资源等,之后在城乡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致力于全面统筹资源,力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并且积极将生态建设融入其中,在改善城乡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基于文化建设角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开发,发挥出城乡地区产业与资源优势,切实促进城乡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给城乡高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在进行城乡生态建设统筹规划阶段,同样也需要注重全面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真正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推动城乡发展的同时有效落实生态文明保护措施,全方位推动我国城乡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3]。
2.6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体制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论是从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内容矛盾冲突的解决,还是从两项工作实施方法匹配度的提高等角度考虑,均需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体制作为一大重要前提。一方面,因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及乡村发展二元结构状态较为突出,使城乡之间融合发展在能力上比较薄弱,为打破二元结构,需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制度环境,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原则,通过城乡空间的优化管制、土地统一规划与管理,使城乡建设管理体制体现出完善、科学等特点优势。另一方面,为提高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两者融合发展之间的协调性,需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加以完善,比如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的加快,使规划依据缺失、城乡风貌管制要求不够明确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城乡规划建设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责任主体需加强沟通协作,使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协同推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总之,“多规合一”为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融合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但由于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融合发展面临一些现实困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两者的工作内容冲突、工作实施方法匹配度不高等方面。因此,需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体制的基础上,以“多规合一”为导向,对城乡用地分类加以优化;并树立协同共管发现理念,使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统一推进,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城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婷婷.土地管理制度视角下现代中国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演进[J].居舍,2021,(08):8.
[2]李恩福.城乡土地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中常见问题解析[J].建材与装饰,2021,(41):114.
[3]高文凯.城乡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