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落地实施后,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科研的项目种类和数量都呈现了大幅增加的趋势,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两机”工作的重视,而且也客观反映出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必要性。相对于其他工程类项目,航空发动机附件研制项目则具有任务节点紧、项目种类多、涉及专业广、不可预知性强,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和复杂度高、项目风险大,同时项目受外界干扰因素多,常需根据发动机整机项目的变动进行调整。所以优化航机附件研发项目管理中的问题是提高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
1. 航机附件研发项目管理现状及常见问题
科研项目的管理贯穿航空发动机附件科研项目全过程,对所有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全过程管理,有利于规避项目实施风险、及时解决重要问题、拓展成果应用范围,持续提高研发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 。发动机附件设计及承制单位对这几方面均采取了一定措施进行控制,仍未能有效提升管理效果,其因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1.1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
搭建科学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是实施科研项目精确管理的必要条件,为实现科研组织的最终管理目标,应根据科研项目所涉及的环节设立不同的管理体系,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虽然各航空发动机企业科研管理部门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管理制度,但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部门之间的制度不能有效衔接,容易出现重复管理以及空档管理的现象,导致成本管理、计划管理、进度管理等不能形成闭环。同时,对一些制度或流程的持续宣贯不够,基层人员对这些制度或流程掌握不够,更造成了这些制度落实不到位。并且,一些单位因分工不明造成权责利划分不够明确或不对等,也导致了项目管理的混乱[1]。
1.2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由于科研项目的管理环节较多,需要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然而,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未能抓住管理的重心,导致部分工作的质量水平较差。虽对项目整体有统一的规划,但未能做到精细化管理,对于细节的把控有所欠缺,进而导致项目质量无法在源头得以把控。科研项目过程中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未能实施精细化管理[2]。
1.3缺乏内部科研信息管控平台
航空发动机附件项目的进展、监督、相关责任人以及经费的使用等信息都需要动态化管理,从而直观的反映出当前项目的执行情况并给风险预测提供有利支持。而部分企业缺乏高效的信息管控平台,使科研项目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如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方面缺乏专业部门的数据支撑,难以实现科研项目管理的良好协调,导致相关部门不了解科研项目进展与需求,只能各自根据项目的流程机械地推进。
1.4风险管理落实不到位
在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就是风险管理。不仅是项目立项环节的风险预测,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项的监控以及新风险项的识别都有助于项目整体的顺利推进。但是在航空发动机附件项目开展过程中,风险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风险监控不到位等因素严重制约着项目进度。其具体表现为:首先,部分企业未将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范畴内,这是风险管理无法落实的根本原因;其次,风险项的监控与识别由各流程业务部门掌控,项目整体上有效数据无法及时传递并汇总,是制约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最后,对于风险项缺少有效监督及检查机制,是限制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因。
2.建议与对策
针对上述在航空发动机附件科研项目管理暴露出的问题,现做出下列优化对策供读者参考。
2.1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
构建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是企业实施科研管理工作的基础,尤其是针对航空发动机附件的项目管理工作,更需有针对性,同时为实现科研组织的最终管理目标,应根据科研项目所涉及的环节设立不同的管理体系,但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并没有在构建项目管理体系上下功夫。因此,容易出现重复管理以及空档管理的现象,从而造成科研项目在执行时,各部门存在推诿、纠纷等问题。此外,企业科研项目具有时效性,在实践过程中,部分科研管理人员欠缺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灵活性,因此,管理体系未能根据项目发展而变化[3]。
2.2提高人员项目管理水平
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与科研质量息息相关。为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重视科研管理技能的培训工作。要对建立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为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参加培训的机会。优化人才结构,增强科研项目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为具备丰富管理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晋升空间,建立相关人员的项目积极性和责任心,鼓励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为单位的发展贡献管理智慧[4]。
2.3重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可以有机融合项目申请、项目管理、经费使用监督功能于一身,有利于科研人员与项目经费管理等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同时有利于实现专业化服务,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因此,企业要加大投入,重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科研活动的有序运行。
2.4落实风险管理应用
项目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按照风险管理要求有序推进对项目管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以下经验供参考
1)风险管理专人制。因风险管理涉及较多的相关方,风险项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监督等程序较为复杂,必须安排专人跟进。
2)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进度管理的行动项可能与风险管理行动项有重叠之处。为减轻负担,将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需及时反馈到风险管理中。
3)风险的监督和检查。风险管理重在实施和跟进,必要的监督、检查非常重要。风险项应对措施执行不力需及时报告并限期完成[5]。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航空发动机附件科研项目管理问题是科技兴企的内在需要,也是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对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优化对策,实现经济利益与科学技术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亚飞,军工科研项目管理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航空工业管理[J],2021,11:46-48.
[2] 张南极,李蕊,贾爽,等.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精细化过程管理探究[J].科技资讯,2021,19(4):96-98.
[3] 高山,康毅,郭俊宝,刘超,赵梦莹.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管理研究,2022,08(02):18-20
[4] 王强.国有科技型企业优化科研项目管理的对策探讨[J].管理研究,2022.05(03):26-28
[5] 袁彬,王利明.风险管理在核电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J]. 技术及应用,2022.06:100-102
作者简介:
李姣(1990.01),女,汉族,湖南省邵阳市,硕士研究生学历,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发动机电缆设计与试验研究。
车啸龙(1988.03),男,满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硕士研究生学历,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产品诊断维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