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的形态 ——插画艺术语言的音乐性表达及意蕴研究
任兴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任兴瑞,. 乐动的形态 ——插画艺术语言的音乐性表达及意蕴研究[J]. 当代艺术,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摘要: 不同的艺术语言之间能够彼此交流借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音乐在插画中的表现与交融互动。绘画显然不会让耳膜产生颜色影像,音乐声波也不会对视网膜造成声音的鸣响,人们之所以能够“耳中听色,眼中闻声”,是基于“联觉”与“通感”的生理与心理现象。“作为感觉的挪移,通感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以点、线、面为形式的切入点,深入探讨插画语言与音乐语言上的共性表现,探索当代插画艺术语言上的创作路径。
关键词: 艺术语言;音乐;插画;通感;点、线、面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基金资助:

不同的艺术语言之间能够彼此交流借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音乐在插画中的表现与交融互动。绘画显然不会让耳膜产生颜色影像,音乐声波也不会对视网膜造成声音的鸣响,人们之所以能够“耳中听色,眼中闻声”,是基于“联觉”与“通感”的生理与心理现象。“作为感觉的挪移,通感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以点、线、面为形式的切入点,深入探讨插画语言与音乐语言上的共性表现,探索当代插画艺术语言上的创作路径。

关键词:艺术语言;音乐;插画;通感;点、线、面 

一、艺术语言的相容性

依靠视觉感受的艺术如何转变为听觉享受?两者看似互不联系,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插画与音乐两者本质上都是语言,存在一种普遍的“语法规律”,可以互相理解。艺术语言并不是单纯指向狭义的“语言”。美国哲学家尼尔森·古德曼曾在其著作《艺术语言》中指出,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艺术语言的存在和发生的作用是普遍的、系统的。

二、插画艺术中的音乐性表达

毕加索认为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音乐感。绘画与音乐都是对情感表达与宣泄的一种“工具”,一种“符号”。插画的构图与画面暗含音乐性的节奏与调式,从而让观者有“眼中闻声”的视觉体验。

19世纪法国著名插图作家古斯塔夫·多雷为《神曲》所绘的插图充满了戏剧性的情节张力与节奏感,出色的将展现文学情节的诗歌艺术转换成追求画面意境的视觉艺术,并让观者在欣赏画面时感受到紧张的音乐气氛。

“音乐比拟世间万物”,这句话引自绘本大师莫里斯·桑达克,其绘本作品《野兽国》构建了一个幻想帝国。孩童们悲伤、恐惧、无助、焦虑等情绪通过富有动感的线条、构图、色彩等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点的音符节奏

点,是绘画中最小的单位,“点”的疏密、大小、虚实等处理,使画面具有或喜悦或振奋或清淡的感觉,赋予画面韵律感与节奏感。点,在中西方的绘画中应用广泛,如米芾的“落茄点”、坦培拉的“点画法”、修拉的“点彩画”等,点活跃了画面的气氛,乐谱中的“音符”和绘画中的“点”都是艺术作品开始的第一步。

节奏是音乐、舞蹈中的术语,插画的节奏是画家通过笔触的抑扬顿挫、色彩的冷暖阴晴、块面的分解融合等来表现作品中的“痕迹节奏”。 超现实主义大师杰昂.米罗在其作品《金色的苍天》中用大小不一的色点指代所要表达的物象,色点如流畅的音符在画面上跳动,色点简洁的造型语言不但没有阻碍情感的传达,反而使得画面更加鲜活、生动、灵动。

(二)线的旋律趋势

康定斯基认为点在运动中留下的轨迹形成了线,线是形体的支撑,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我国古代画家把各种线的表现形式概括成1 8种技法,称为“十八描”,如: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琴弦描、竹叶描等。

旋律是在节奏基础上更高一级的律动,音乐中的旋律线相当于绘画中的“势线”,对画面构图中“势”的经营,会让欣赏者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直线型的“势”给人的心理感受是刚、直、劲、挺。曲线型的“势”给人顺畅、流动、起伏、柔美等心理感受。

英国最伟大的插画家奥伯利·比亚兹莱的黑白插画作品《黄面志》、《莎乐美》、《孔雀裙子》、《黑斗篷》中,对于线条的卓绝运用无人能及,给观者带来震撼性的视觉冲击。

流畅轻盈、激动热烈的曲线在丹麦绘本插画大师凯·尼尔森的作品《12个跳舞的公主》、《太阳之东,月亮之西》中随处可见。他的作品弥漫着忧伤的气氛、离奇的组合、绮丽的色彩,一场庞大的视觉盛宴,给人以华丽的律动感。

(三)面的曲调形态

面是线的运动轨迹,具有一定的空间与面积。面是绘画中的主要元素,它使画面变得整体而统一。“色域画派”的代表人物马克·罗斯科在作品《白色中心》、《绿色和栗色》中大面积使用色块,目的是让观者体会色彩的韵律意义。

插画家柯薇塔·巴可维斯基所创作的绘本《小小花国国王》、《我床边的怪兽》中简约、概念化的视觉手法、色块间的巧妙组合、互补色的大胆碰撞,好似某种观念的符号,又好像是音符有韵律地跳跃于纸面。

音阶的各音之间及与主音之间的关系,就是调式。如以高音为主的调式往往具有雄壮、激昂、热烈、欢快等特点。插画在运用色彩所形成的色调和音乐的调式也非常近似,如冷色调为主的画面给人一种理性、沉静的感觉。新艺术运动大师、插画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的组画作品《四季》中,《灿烂之夏》中大面积的暖色调与《冰清之冬》中的冷色调形成强烈对比感受。

三、插画艺术语言的音乐性意蕴

何谓意蕴,就是情景交融所层递出现的艺术形象。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说:“艺术作品应该有意义,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愤怒、情感、灵魂、性格和精神。

莉丝白·茨威格的插画作品体现了将音乐性的节奏与韵律通过艺术构思包藏在插画的形式语言中表现在画面上,使得她的作品不只是画,也像是一首宛转悠扬的乐曲,作品《绿野仙踪》、《海的女儿》、《夜莺》中她用剔透的色彩勾勒出梦幻的美感,画面中的大片空白营造出一种诗意,给予观者无限美好遐想。

(一)宣叙形式:画面叙事的语调韵味

叙事性是插画的命脉,作为对文字意义的补充,要求插画在视觉上能让读者产生延续性的联想。语调是语言的“灵魂”。是语言中抑扬顿挫的旋律模式,或急或缓或轻或重。插画丰富的叙述手法使画面有了灵动的“语调”,好的“叙事语调”让观者犹如在读一本好书。

阿洛伊斯‧卡瑞吉特《提着小铃铛的乌利》、《大雪》、《莉娜和野鸟》中,明显可以感受到画家宁静柔美的“叙事性艺术”,让观者仿佛置身于画者笔下的阿尔卑斯风情小镇。

(二)咏叹形式:高山流水的抒情意象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惯用表现手法,且“抒情手法”早在我国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中就有所表现。

谈到抒情意象,华人插画师倪传婧的作品可为突出代表。她的作品精妙的将西方流行元素和中国古典元素完美融合,让人意味无穷。作品《福星高照》、《但愿人长久》等绽露出“心灵的律动 ”。

中国风画师杉泽的作品《山海经》、《洛煌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画面的诉说力与抒情意象,物象强大的生命之气,极富感染力。此时,图像超越了文字的意义,赋予文字生命力与延伸性。 

结 语:全文共分三章,从多个角度对音乐语言在插画艺术中的表现进行论证。插画艺术和音乐艺术虽然看似属于截然不同的艺术领域,一个诉诸于人的视觉,一个诉诸于人的听觉,但其本质上存在微妙的联系。虽然插画属于一种主要依靠视觉来感受的艺术,但其通过画面中绘画形式元素的精彩演绎依旧可以给观者带来强烈的韵律感与节奏感,给观者带来一首“视觉的交响乐”。 

 参考文献:

[1]张晶.艺术语言作为审美创造的媒介功能[J].文艺理论研究,2011:73

[2]刘筱湄.浅论绘画的音乐性表达.[J].文萃艺荟,2018:34

[3]Chomsky,N.Knowledge:Its Nature,Origin and Use[M].New York:Praeger,1986:3.

[4]Ted Pease. Jazz composition:Theory and practice. USA. Berklee. 2009. 1

[5]曹建勋.中国画构图的音乐性—从点、线、面与音乐节奏、旋律的关系分析中国画构图[D].天津大学.2011.

[6]陈碧军.浅谈元素点、线、面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理论.2010:249

[7]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8]魏明德 沈青松 邵大箴,天心与人心—中西艺术体验与注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刘谛.构建秩序感对插画叙事表达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