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水土和生态环境,并且还能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对周边的生态结构安全提供重要的帮助。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如何在水利水电工程对水土保持技术进行有效运用是下一步工作开展的重要课题,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加大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力度,从而在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降低水土流失的概率。
1.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1.1更好的保持和管理水土资源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水土保持技术的运用是十分关键的,能够有效防止对土壤的破坏和侵蚀,防止水土流失,确保土壤资源施工处于较为稳定和健康的状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挖掘工作,对原始土地结构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如果不对水土保持加以重视,则很容易造成土壤的破坏。利用水土保持技术,可以通过栽种植被、修建护坡、建设沟渠等措施,降低土壤被破坏的风险,从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通过利用水土保持技术,还能够降低对水资源的破坏,防止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资源大量流失,避免形成浪费和损失,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对沟渠与护坡的合理规划,降低水资源的流失概率,确保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
1.2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区域内以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而采用水土保持技术能够在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对自然生态以及水土资源进行保护,降低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恢复生物多样性,并且改善水质,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水土保持技术对于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水土受到侵蚀或坡面崩塌,容易诱发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会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还对整体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威胁,无法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为了提升此项工程的防洪减灾能力,应当借助水土保持技术的科学运用,配合合理的护坡设计和排水系统,保证整体工程的稳定可靠。
2.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有效运用
2.1做好施工前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对水土保持技术的运用进行充分考量,详细分析当前的地质结构和地形地貌情况,并结合区域气候和环境特征,对水土保持中的潜在问题进行掌握,并结合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布局,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概率,使水土保持技术得到有效落实。在施工前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对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和地形进行分析是十分关键的环节,通过对地形及地质信息的掌握,能够在确定多方数据的前提下使工程布局更加合理,使工程的坡度和地形特征尽可能与自然地貌相适应,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这需要注意综合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进行土壤侵蚀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工程区域的土壤类型、坡度、降雨等因素,确定土壤侵蚀的潜在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例如植被覆盖、沟渠建设等,以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和程度。
2.2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
在山坡地区或裸露土壤面积较大的地方,选择植被覆盖作为水土保持措施是常见的做法。通过种植适宜的草本植物或树木,这能有效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这种措施不仅能保护土壤,还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陡坡或易发生滑坡的地区,采用护坡结构可有效地防止土壤的侵蚀和坡面的崩塌。常见的护坡结构包括混凝土护坡、石材护坡和地袋护坡等。这些结构可以稳定土壤,防止坡面土壤的流失和破坏,从而保护工程的稳定性。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适当的沟渠建设可以引导和控制水流,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沟渠的位置和尺寸,进而有效地降低水流速度,防止水流冲刷河床和岸坡,减少土壤的流失。最后挡土墙是一种用于控制土体滑坡和保护工程的重要措施。它能承受土体的侧压力,稳定坡体,并防止土壤的侵蚀和坡体的坍塌。挡土墙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土体特性和坡度等因素,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综合考虑工程条件、土壤特性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
2.3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确保土壤保持和水资源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对护坡、沟渠等设施进行质量控制和监测,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持续的监测、巡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水土保持设施的长期有效性。在施工阶段,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水土保持设施的正确建设。例如,在护坡施工中,要确保护坡结构的坡度和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使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填筑,进行均匀的压实。同时,对于挡土墙等结构,要严格控制土壤的压实和固结过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护坡、沟渠、挡土墙等设施,修复损坏部分,清理堵塞物,保持其正常功能。此外,水土保持设施的维护管理是确保其长期有效的关键。定期检查植被覆盖的状况,及时补植和修剪,保持植被的稳定性和覆盖率。
结语: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技术研究是为了应对土壤侵蚀、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挑战,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水土保持技术,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科.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探究[J].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22,32(04):45-48.
[2]王录仁.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生态修复技术应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1(07):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