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皇国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皇国荣,.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9051.
摘要:
分析研究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4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20例。其中实行S指数模型进行诊断的为参照组,实行APAG指数模型进行诊断的为观察组,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显著性纤维化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指数模型和APAG指数模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其诊断率相对较高,有着推广价值。
关键词: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9051
基金资助: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乙型肝炎叫做乙肝,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并且其感染性也相对较高,在对这种疾病进行诊断和过程中,患者的乙肝病毒为阳性。在临床中,乙肝患者在患病初期并不会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临床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会慢慢产生恶心、乏力或者疼痛等一系列症状,不管是对患者的工作还是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患者发病初期,对患者实行尽早的治疗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痊愈,因此,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尽早诊断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利用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可以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病情发展评估。当前,最为常见对两种生活检验项目类型就是S指数模型以及APAG指数模型。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析研究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4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20例。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为120:100;年龄为24-39岁,平均年龄为(45.22±4.19)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4.34±1.04)年。观察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05:115;年龄为25-40岁,平均年龄为(45.54±4.22)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4.27±1.34)年。比较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年龄、性别资料等的对比并不显著,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实验室检查之后,患者体中乙肝病毒产生阳性的时间大于半年;并且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存在免疫性缺陷疾病患者、丙型肝炎患者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

1.3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使用B超进行穿刺活检,在提取肝组织标本之后,实行网状染色以及HE染色,在参照组获得S指数模型以及观察组获得APAG指数模型之后实行诊断和验证。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以及肝功能白球比例;并且对患者的显著性纤维化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对比,主要有特异度、灵敏度以及阳性预测值。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表示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结果,行卡方检验;显著性纤维化和诊断准确率使用(x̄±s)加以表示,并开展t检验,(P<0.05)时即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检验项目的诊断结果

参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以及肝功能白球比例对比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结果对比[n(x̄±s)]1.png2.2比较两组患者的显著性纤维化诊断准确率

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之间的UI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显著性纤维化诊断准确率对比[n(%)]2.png3  讨论

当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会利用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创建出相应的诊断精确度相对较高的指数模型,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经常使用到的指数模型有S指数模型和APAG指数模型。

一般情况下,随着患者病情状况的发展,患者肝组织的纤维化以及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也会随之变得更加严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患者纤维化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阳性预测值使用指数模型进行测定,并且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测定是非常关键的。然而对于S指数模型和APAG指数模型而言,只是利用穿刺活检技术来对患者的身体标本进行收集,这种技术操作起来具有简单便捷的优势,在对患者进行检测之后就能够对患者的肝组织病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显著性纤维化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S指数模型和APAG指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其诊断率相对较高,有着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进行的诊断中应用S指数模型和APAG指数模型,其诊断准确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王芳印.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9):122-123.

凃娜.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的应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 2018, 5(70):145-146.

王树英. 观察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5(42):91-91.

崔建军. 常规生化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2018, 6(11):23+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