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理念下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杨秋怡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秋怡,. “五育并举”理念下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探究[J]. 医学研究前沿,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9.
摘要: 在“五育并举”理念的指导下,医学类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此,本文主要从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入手,深入探讨了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希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关键词: 五育并举;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19
基金资助: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五育并举”理念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只有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当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此过程中,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渗透路径,同时也实现了德育和体育的有机融合,这对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构建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都是十分重要的。

1.“五育并举”理念概述

五育并举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均衡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首先,德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以及良好的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智育则注重学生知识和智力的培养,通过科学、文化等学科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育则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培养,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强化其体力和意志力。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音乐、美术、文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个人品味和文化素养。劳动教育强调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五育并举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活动,培育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2.“五育并举”理念下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

2.1突出体育教学的重要地位,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在我国医学类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体育和德育相结合的重要平台,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此课程设计既注重学生身体能力的提升,也深化了他们对社会责任、道德规范和国家认同的认识。将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初衷,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体育活动,学生们能够进行实践团队合作、遵守纪律和展现坚韧,这些品质对于未来的医疗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体育课程还提供了审视体育历史和伦理的视角,让学生们能够领悟到那些展现了民族骄傲和奉献精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重要性。体育课程的另一重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维护健康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对社会的贡献,这涉及到理解保持良好体态对预防疾病的意义,对医疗专业的学生尤为关键[2]。同时,学生也将了解医疗人员在推动大众健康工作中的重要角色,体现出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高尚情怀。最终,体育教育还旨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和伦理成长,通过融入体育精神、公正竞争和尊重他人的教学内容,强调了在个人生活及职业实践中遵循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以此实现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为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重要的保障。

2.2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深入深挖思想政治因素

为进一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及深挖其内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这样做旨在将体育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着眼于传统体育锻炼,而且更加注重价值观的传达、品格的培养以及国家认同感的加强。首要步骤是将中国体育历史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借助对我国体育发展史的讲解、体育英雄的典范事迹以及重大体育赛事背后的故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3]。这不仅促使学生深化对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敬,更能激励他们汲取体育英雄精神,以此作为克服学习与生活挑战的动力。其次,体育教学还应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通过安排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团队协作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体健康与公共卫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作为未来医疗行业人才的社会责任和公共福利意识。此外,加强道德和伦理讨论在体育课程中的地位亦极为关键,强调体育比赛中的公平对抗、尊重对手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内化这些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通过上述策略的实行,体育教育将成为塑造具备高尚人格、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深厚国家归属感的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途径。

2.3注重体育教育的思政教育,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

在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中,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充分发挥其在思想引导上的重要作用,对深入实施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院校应定期安排体育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的培训和学习,以此更新其知识体系,增强其理解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这种培训不仅要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涵盖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策略。其次,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尝试,将思想政治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这包括设计与国家历史、英雄人物、社会责任等相关主题的体育活动和课程内容,以及在常规体育教学中激励学生就这些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反思。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平台,专门用于展示体育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效,鼓励他们分享自身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这样的互动不仅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个人在教学和思想政治素养上的能力,还能营造出一种正面向上的教育氛围,进而提高整个教师团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发挥其在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进体育教学之中,从而培育出既具备优秀体育技能又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医学专业学生。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策略,通过明确建设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以及培养体育教师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和体育的融合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展望未来,医学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将进一步深化,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推动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艳杰,钱道明.“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策略[J].河南农业,2023,14(05):178-179.

[2]王琦.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4(11):56-57.

[3]任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与建议[J].辽宁开放大学学报,2023,15(09):89-90.

杨秋怡,女,1993年8月,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汉,体育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邮编:22400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