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社会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冠心病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1]。而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发作时会出现胸痛[2],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需要进行护理对其进行预防。本研究主要探讨2017年7月-2019年7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时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时间内,选择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抽取各43例,设为对照和研究两组,研究组21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12±5.46)岁;对照组18例男性,25例女性,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36±5.7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可比(P>0.05)。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的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本次实验,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确诊为冠心病,并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其它类型心脏疾病,不配合本次研究,恶性肿瘤,器官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
1.2研究方法
研究组为综合护理:(1)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小组,并对组内人员进行培训。(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立护理方案。(3)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以及会出现的并发症、注意事项等,并告知患者什么是心律失常,发生时的临床表现,危害等。(4)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病程较长,患者极易出现负面情绪,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疾病治疗控制的关键,因此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护理,利用音乐、娱乐等方式,保证患者的心情愉悦也是必要的。(5)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患者每日饮食的摄入的糖分、能量等进行计算,并进行科学的饮食搭配。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有问题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每项进行评分,总分100分,60分一下不满意,60-80分一般满意,80分以上非常满意)[2]、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用n%表示实验数据,χ2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满意度93.02%比对照组72.09%要高(P<0.05)见表1。
表 1两组满意度比较(n=43,n%)
2.2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88.37%比对照组62.79%低(P<0.05)见表2。
表 2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n=43,n%)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由于社会的老龄化,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主要特征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临床主要通过护理干预的方法,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病次数。
本次研究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11.63%,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并且由于优质的服务,以及良好的护理效果,还会提高护理满意度93.02%。综合护理干预打破了常规护理的被动、片面的护理模式,化被动为主动,护理更全面、具有针对性[3]。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高依从性,使患者心情愉悦,并且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更了解心律失常和冠心病,对疾病的信心更强,通过饮食帮助患者改善免疫力,增强营养,控制血脂、血压的增高[4],进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心律失常,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具有临床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勤, 徐莉.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 2017, 41(3):331-333.
[2]朱玲, 朱仕绉. 系统CGA护理模式在住院老年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5):568-570.
[3]辛亚, 魏小敏, 付爱霞.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6):7024-7024.
[4]吴连 . 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方法以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