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分析
​林辉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林辉荣,. 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分析 [J]. 冶金学报,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07.
摘要: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导致了很多废弃矿山,并对周边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必须要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本文通过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废弃矿山地质;生态恢复;治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07
基金资助:

引言: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周围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视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问题

在我国的矿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了很多废弃矿山的出现,这些废弃矿山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被合理地利用,就会对周边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山体进行了破坏,导致山体发生了崩塌或者是滑坡等现象;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废石被随意地堆放在矿区周边,并且这些废石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会对周围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废弃矿山长期存在,所以很难对其进行清理,也就导致了很多废弃矿山长期处于露天状态中。再加上很多废弃矿山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导致了大量的废渣被随意地堆放在矿区周围。如果这些废渣没有被及时地处理掉就会对周围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分析

(一)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要求要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以促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以《矿产资源法》为依据,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进行明确和完善,并制定出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措施,从而有效地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相关部门需要以《土地复垦条例》为依据,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考虑和研究,并将其与《土地复垦条例》《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对废弃矿山进行全面的恢复治理,并严格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在恢复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实现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我国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完善。在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措施和方法都能得到落实。此外,还要对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国家层面上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地方层面上要落实好相关工作,保障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从而有效的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与规范,能够使矿山开采企业在进行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污染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和开展。在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立完善之后,还需要重视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展,通过将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能够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1.从国家层面上来看,需要重视对《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并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完善与健全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能够顺利开展。2.从地方政府层面上来看,需要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完善与健全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并且对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健全,从而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更加顺利、有效的开展。3.从矿山开采企业层面上来看,需要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并且对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从而使矿山开采企业能够对其所产生的污染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四)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由于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重视,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通过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来实现对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重视,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另外,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并加强对废弃矿山地质水、土等资源开采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来实现对废弃矿山地质水、土等资源开采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五)加强治理资金的投入,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在当前的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相关的资金投入不到位是导致其恢复治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的投入,同时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首先,可以积极的争取国家在这方面的支持,通过优惠政策来吸引社会资本对此进行投资;其次,可以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让社会资本来对此进行投资;最后,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融资体系,通过这个融资体系来对社会资本进行吸引。另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融资体系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以此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其发展,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结合,加强资金投入,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加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加强技术创新,从而实现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武新丽,赵天尧,张冲.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以卢龙县大佛寺村东50m铁矿为例[J].中国金属通报,2022(09):177-179.

[2]尹力.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1(11):198-199.

[3]林力伟.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