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基于信息化技术,现代化矿井的生产效率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变得更加安全。随着煤矿产业升级的进行、煤矿智能化的推进,煤矿机电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信息化管理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机电设备运行参数的采集,更注重于状态控制。因此,认识煤矿机电的信息化管理十分重要。
1、煤矿机电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现代化矿井中应用了大量的机电设备,例如提升机、采煤机、运输机及通风机等。为了保证这些设备能安全运行,必须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煤矿机电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然。与过去的人工管理相比,信息化管理具有管理效率高和安全性高的优点。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1)在实现机电信息化管理后,管理效率将变得更高,可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和无人化。在过去,机电管理时需要很多的技术人员到现场读取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然后进行汇总,进而实现对机电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但烦琐,而且工作量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持续几天时间。更重要的是,读取的数据量很少,一旦数据错误,很容易导致机电管理失败。而在采用信息化管理后,主要通过传感器来采集机电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数据实时传输。基本不需要太多的人参与,自动化程度极高。(2)与人工管理相比,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在煤矿生产中,安全非常重要。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并做出有效决策,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信息化管理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队伍不专业
煤矿安全是矿井主管部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许多煤矿都在雇用技术水平较差的技术人才,以减少员工的劳动成本,但由于缺乏安全责任意识、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训练,致使管理方式和管理方式的紊乱,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2.2机电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在机电控制中,传统的机电控制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矿山。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在使用中的任何时候改变,但是传统的机电控制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大型国有煤矿基本实现了机电管理信息化,但当地煤矿尚未实现,管理期间的实时管理失败,大大增加了机电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许多情况下,传统的机电控制依靠手动记录或检查非常重型和低效的设备的工作状态。
2.3信息管理不完善
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安全管理效率。然而,现阶段,很多煤矿企业仍停留在对相关设备的型号进行统一管理,而忽视了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比如在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改造等方面建立完整的档案,更好地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生问题也可根据日常维修记录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避免更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发生。
3、煤矿机电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及应用
3.1软件实现
在煤矿信息化管理中,通常需要设立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通常位于地面,负责管理煤矿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机电设备及用电情况,通常由各种控制主机和服务器组成。考虑到需要管理的设备比较多,需要采用多个控制主机,主要有通风、给排水监控系统主机,选煤厂监控系统主机,主井、副井提升监控系统主机等。考虑到机电设备的差异性,在生产中采用了多级信息化管理,即采用了多分站技术。例如,在对皮带机进行管理时,采用井下皮带监控站。井下皮带监控站主要负责采集皮带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包括皮带的运输速度、温度、功率及载重量等。与此同时,还采用了视频监控来查看现场的运行情况。多分站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了各个监控站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干扰。
3.2在矿井主通风机运行状态管理中应用
在绝大多数矿井,矿井主通风机的用电量要占到矿井总用电量的50%-60%。主通风机处于低效率工况点时,需要花费更多电费,这不利于矿井运行的经济性。矿井主通风机工况点的改变主要是由于矿井通风网络的改变导致了矿井通风阻力增加。为了更好地实现矿井主通风机的节能,很多煤矿对矿井主通风机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对煤矿井下通风网络中的风量进行监测,实时核算矿井通风阻力。根据核算的矿井通风阻力,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对通风机运行状态的调整,从而保证主通风机处于高效率运行状态。
3.3辅助运输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煤矿机电传输系统中使用无极绳绞车时,能够防止由于运输工作人员数量太多以及绞车的运输距离太短等问题而导致出现的系统安全隐患,另外还可以结合无极绳绞车的实际运行状况,去安装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机电系统运输过程中的全面性监测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保证相关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还可以通过采掘皮带的应用来代替固定人员的进出角色,也能够实现运输过程中的智能监控目标,让相关的工作效率得到整体性的提高。机械化推出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已经让传统的人力推车精力得到了节省,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下降和减轻,也让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相应降低。
3.4防越级跳闸中的应用
高压保护装置的越级跳闸对煤矿安全运行是非常有害的。所谓“越级”是指当附近的高电压保护装置出现错误时,附近的高电压保护装置没有反应。超限断开将导致煤矿大范围的断电,给煤矿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会对一些装置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害。尽管对电压保护器的整定数值作了一定的修正,但这并不能彻底杜绝,因为网络中的故障电流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对设备进行信息系统的管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跨级跳,可以实现对多条线路的实时监控,同时各监控设备间可以互相通讯。当出现故障时,对监控系统所检测到的各种信号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确定其运行模式。
3.5选取智能化的监控手段
如今的社会已经变成了信息化时代,包括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也都趋于现代化,机电设备的性能逐步的在提高,逐渐实行智能化,面对这样的变化,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还要懂得操作的基本步骤,了解智能化设备的每一项数据,以保证这些智能化设备的顺利运行。除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要求外,对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有相关要求,要求企业要重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比如,利用电子化的监控系统,对机电设备进行监管,这样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措施,不但减少了维修的时间,也降低了维修的成本。通过监控系统,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对煤矿的生产安全提供保障,从而使企业的效益有所提高
结束语:伴随着煤矿智能化制造的开展,十分必须完成煤矿机电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具备效率高和安全系数强的优势。因此,必须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推动煤矿信息化管理。煤矿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在于煤矿数据信号矿井和地板的有效传送。根据剖析信息化管理在煤矿主通风机和防跨级跳电里的运用,能够发觉,煤矿机电信息化管理的运用可以为煤矿造就明显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 胡瑞.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8(16):87-88.
[2] 庞海云.信息化管理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运用[J].能源与节能,2015,(07):54-55.
[3] 贾丽伟.信息化管理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运用[J].当代化工研究,2019(07):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