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焦虑状态的影响
李娜 王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娜 王潞,.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焦虑状态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研究,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159.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在应用护理干预后对心功能、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2019年9月期间,选择我院92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状况以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心功能状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有明显优化,另外也能较好的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干预;心功能;焦虑状态
DOI:10.12721/ccn.2022.157159
基金资助:

在当前的社会中,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而冠心病尤以老年人群多见,这也近年来该病呈现出多发的重要性因素。据以往临床案例可以分析得出,当患者出现冠心病后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这其中就包括心律失常,总体发生率较高,在临床医护中需提高警惕[1]。一般在出现心律失常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部不适,严重者出现疼痛,对生活质量疗水平造成极大影响。除了采取治疗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其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本文探索之目的,通过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8月~2019年9月,选择我院92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9.75±4.34)岁;参照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63~73岁,平均年龄(69.27±4.51)岁。对比以上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基础性的日常护理。

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为:(1)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进行整合统计,对病情的实际情况由足够了解,以便于护理人员开展后续护理。(2)该病病情漫长,对患者心理易造成严重影响,常见的例如焦虑抑郁。在护理时为了缓解此类负性情绪进一步发展,有必要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帮助患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病情,从而提高护理依存性。(3)考虑到此次研究对象均为老年人,他们的记忆力普遍有所下降,在用药时可能出现遗忘。在护理中需要由护理人员在旁监督,必须等患者服用完毕后方可离开。(4)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活动锻炼。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进行对比,对比内容为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对比内容为焦虑抑郁水平,以(SAS)和(SDS)表进行测量,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状况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的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水平与参照组无差异,P>0.05;经护理,两组数据有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心功能状况对比(x̄±s)

截图1741918102.png2.2  焦虑抑郁水平对比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无差异,P>0.05;经护理,虽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皆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更优,且对比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焦虑抑郁水平对比

截图1741918120.png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中有遗传性,具体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和患者自身的血脂代谢关系紧密。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上分析,由于患者体内的血脂水平长期较高,导致脂质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发生堵塞最终出现心律失常[2]。在此次护理中,首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统计,以区分不同患者间的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次考虑到多数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是对自身病情认识不透彻,所以展开健康教育后可以帮助患者深入认识自身病况,在护理中便于提高依存性[3]。另外此次对象多为老年人,这类人群记忆力普遍较差,在用药方面容易出现遗忘;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日常用药时必须陪伴身旁,监督服药结束后方能离开[4]。最后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制定适量的活动锻炼方案,并督促其执行,全面改善患者病况,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在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另外对于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也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阿依苏丽丹·阿不都瓦力,丁雪茹,伊宰古丽·吐尔逊,等.护患共同管理模式在心律失常接受静脉胺碘酮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2):1560-1563.

[2] 夏丽娜,张琳琳.对延续护理干预预防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367-370.

[3] 陈烨,朱晓燕,刘洪珍,等.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情绪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64-70.

[4] 尹岚.运动平板试验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11):770-77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