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社会中,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而冠心病尤以老年人群多见,这也近年来该病呈现出多发的重要性因素。据以往临床案例可以分析得出,当患者出现冠心病后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这其中就包括心律失常,总体发生率较高,在临床医护中需提高警惕[1]。一般在出现心律失常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部不适,严重者出现疼痛,对生活质量疗水平造成极大影响。除了采取治疗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其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本文探索之目的,通过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8月~2019年9月,选择我院92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9.75±4.34)岁;参照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63~73岁,平均年龄(69.27±4.51)岁。对比以上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基础性的日常护理。
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为:(1)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进行整合统计,对病情的实际情况由足够了解,以便于护理人员开展后续护理。(2)该病病情漫长,对患者心理易造成严重影响,常见的例如焦虑抑郁。在护理时为了缓解此类负性情绪进一步发展,有必要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帮助患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病情,从而提高护理依存性。(3)考虑到此次研究对象均为老年人,他们的记忆力普遍有所下降,在用药时可能出现遗忘。在护理中需要由护理人员在旁监督,必须等患者服用完毕后方可离开。(4)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活动锻炼。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进行对比,对比内容为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对比内容为焦虑抑郁水平,以(SAS)和(SDS)表进行测量,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状况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的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水平与参照组无差异,P>0.05;经护理,两组数据有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心功能状况对比(x̄±s)
2.2 焦虑抑郁水平对比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无差异,P>0.05;经护理,虽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皆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更优,且对比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焦虑抑郁水平对比
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中有遗传性,具体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和患者自身的血脂代谢关系紧密。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上分析,由于患者体内的血脂水平长期较高,导致脂质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发生堵塞最终出现心律失常[2]。在此次护理中,首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统计,以区分不同患者间的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次考虑到多数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是对自身病情认识不透彻,所以展开健康教育后可以帮助患者深入认识自身病况,在护理中便于提高依存性[3]。另外此次对象多为老年人,这类人群记忆力普遍较差,在用药方面容易出现遗忘;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日常用药时必须陪伴身旁,监督服药结束后方能离开[4]。最后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制定适量的活动锻炼方案,并督促其执行,全面改善患者病况,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在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另外对于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也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阿依苏丽丹·阿不都瓦力,丁雪茹,伊宰古丽·吐尔逊,等.护患共同管理模式在心律失常接受静脉胺碘酮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2):1560-1563.
[2] 夏丽娜,张琳琳.对延续护理干预预防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367-370.
[3] 陈烨,朱晓燕,刘洪珍,等.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情绪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64-70.
[4] 尹岚.运动平板试验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11):77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