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验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的临床检验效果研究
胡辉1 刘晓倩2 谢金花1 刘云珍1 敖丽3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胡辉1 刘晓倩2 谢金花1 刘云珍1 敖丽3,. 不同检验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的临床检验效果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9081.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检验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的临床检验效果,为梅毒患者的有效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至2020年广昌县中医院和广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3种不同检验方法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三种检验方法对梅毒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梅毒不同时期临床检验中TPHA 检测敏感性较差,而 ELISA 与TPPA 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梅毒不同时期临床检验中TPHA检测敏感性较差,ELISA 与TPPA 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 不同检验方法;不同时期;梅毒;敏感性;特异性
DOI:10.12721/ccn.2021.159081
基金资助: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将产生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及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1],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主要为检测特异性抗体,其采用的是梅毒螺旋体特有成分。TPHA、TPPA和 ELISA三种方式检测因其特异性较高,均属于该类检测[2-3]。梅毒螺旋体损伤机体从而产生非特异性类脂质抗体,此外,多种疾病如肝炎、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等也会存在。因此,RPR、TRUST等非特异性检测方法极容易出现假阳性,甚至健康人中检测出阳性[4]。本次研究选择广昌县中医院和广昌县人民医院2018年至2020年收治的患者90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分析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检验方式对梅毒不同时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检验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广昌县中医院和广昌县人民医院2018年至2020年收治的90例疑似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男女比例24:66,年龄分布在25-56岁,平均34.21±4.13岁。诊断标准[5]:1)生殖器出现疱疹、软下疳、下疳样脓皮症;2)男患者阴茎、龟头等部位出现结核性溃疡或固定性药疹;3)女患者阴部出现白塞氏病或急性溃疡;4)一期梅毒感染部位为溃疡或硬下疳,二期梅毒为皮肤黏膜损害及淋巴结肿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TPHA、TPPA和 ELISA三种方式检测,取每位受试者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后送检,所有操作均严格根据说明书步骤进行;研究中采用检测试剂盒ELISA为新创科技公司,TPHA、TPPA为富士式公社。TPPA检验在室温下U型板上采用稀释液对血清进行稀释, 并加入致敏和未致敏明胶颗粒, 经2h孵育后观察检验结果。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敏感性=阳性数/(阳性数+假阴性数)×100%;特异性=阴性数/(假阳性数+真阴性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达,予以x2检验,数据比较时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检测方式阳性检出率比较
90例患者血清标本中,经TPPA检验出阳性87例,阴性3例,阳性率96.67%,87例阳性病例中经临床确诊为早期梅毒39例,一期梅毒30例,二期梅毒18例。以TPP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TPHA检测早期梅毒17例,一期梅毒35例,二期梅毒28例;ELISA检测早期梅毒38例,一期梅毒29例,二期梅毒18例;见表一。

表一  不同检测方式阳性检出率比较1.png2.png3.png 2.2 不同检测方式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     

TPHA阳性检出率88.89%,ELISA阳性检出率95.55%;TPPA、ELISA检测敏感性高于TPHA(x2=7.814、P<0.05),3种检测特异性无显著差异(x2=3.162、P﹥0.05),见表二。

表二   不同检测方法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比(%)截图4.png3.讨论

梅毒属于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6],临床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感染途径及感染事件等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以及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7-8]。该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中划为乙类传染病病种,全球各地均有发病,以东南亚、南亚居多,我国梅毒感染率也在逐年上升,属于报告病例最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9],梅毒报告病例中最多为潜伏梅毒,其次为一期梅毒与二期梅毒。该病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是人类特有疾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为显性梅毒患者与隐性梅毒患者,传播途径含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等,而性接触传播占95%以上[10]。因此,早期发现早进行治疗可有效帮助患者预后,而做好梅毒预防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梅毒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实验室检查[11],隐性梅毒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发展为晚期将很难治愈,所以寻找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的检验方式尤为重要[12]

TPHA、TPPA、 ELISA及CLIA检测方式逐渐成为临床上梅毒筛查主要手段,其中以TPPA检测方式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梅毒血清学确证检验方法[13]。此次研究以TPPA检验结果为金标准,经TPPA检验出阳性87例,阴性3例,阳性率96.67%,87例阳性病例中经临床确诊为早期梅毒39例,一期梅毒30例,二期梅毒18例。以TPP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TPHA检测早期梅毒17例,一期梅毒35例,二期梅毒28例;ELISA检测早期梅毒38例,一期梅毒29例,二期梅毒18例;检验结果显示TPHA检测敏感性较差,ELISA 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TPPA检测主要将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包在明胶颗粒上,试验多采用梅毒螺旋体全菌体抗原或基因工程重组抗原,当与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出现的凝集反应肉眼可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14],但其试剂费用较高,且操作耗时较久。而ELISA方式是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有效利用基因工程合成抗原以及酶的放大效应,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该检测方式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同时操作简便,原始资料容易保存,可实现标准化、自动化,适用于大批量同时检测[15]

综上所述,梅毒不同时期临床检验中TPHA检测敏感性较差,ELISA 与TPPA 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凤华.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7,25(9):89-91.

[2] 黄海云,蔡召忠,徐小英.不同检验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的临床检验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7,26(3):53-55.

[3] 郭冬梅.不同检验方法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15,120.

[4] 李晓龙.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临床意义[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1):1343-1345.

[5] 朱建萍.梅毒的三种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比较[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6,27(2): 44-46.

[6] 祝喆,姚秀林.比较 3 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6,10(28):91-92

[7] Permatasari EO,Wulandari SP.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 (MARS) approach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IMS) diseases on commercial sex workers (PSK) in Mo-roseneng loc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Statistics,2015,53(4):174-180.

[8] 于淑珍.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6):2445-2446.

[9] González V,Fernández G,Dopico E,et al.Evaluation of the Vitros Syphilis TPA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as a first-line method for reverse syphilis screening.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15,53(4):1361-1364.

[10] 金宝生.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3):5454-5455.

[11] 姚兰.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结果的临床分析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 128-129.

[12] Yukimasa N,Miura K,Miyagawa Y,et al.Evaluation of new auto-mated syphilis test reagents‘IMMUNOTICLES AUTO3’series: Per-formance,biochemical reactivity,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2015,21(1): 1 -7.

[13] van Dommelen L,Hoebe CJPA,van Tiel FH,et al.Confirmation of high specificity of an automated enzyme immunoassay test for 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syphilis: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versus results after implementation.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2015,42(3): 120-122.

[14] 姜同峰.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 7506-7507.

[15] 曹梦杰.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6(10):819 -8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