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
周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萌,. 探析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J]. 土壤研究,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195.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相关部门完善了土地资源政策,但发展速度依然缓慢,与市场的契合度有待提高。例如没有合理规划土地类型和建设用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做好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全面保证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性,促进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途径
DOI:10.12721/ccn.2024.157195
基金资助:

前言:科学的土地管理可以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和城市布局,改善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创造更加合理的城市综合体。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管理有重大影响。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施城市土地集约经营模式,确定土地利用的具体模式,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情况,科学配置土地资源。

1、土地利用与规划的意义

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虽然属于低层规划的范畴,但是它起的是基础性作用,关系着上层规划能否贯彻落实,对城乡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与规划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城乡土地利用和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对具体的区域、利用方式以及建成的时机进行确定,并根据规划区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一套科学的用地计划,有关部门要对规划区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密切的跟踪,这样才能对规划方案做出适时的调整。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正从粗放式发展到集约式发展。在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中,现行的农地使用制度已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为了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必须加强对城市用地的使用和规划。土地使用与规划是一个开放的、动力的体系,其作用在于对工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也可以实现城乡的生产力布局和土地管理的科学化,从而促进国家的长期发展。

2.土地利用与规划面临的问题

2.1整体利用效率偏低

现阶段,部分农村居民搬到城市居住,出现了农村土地资源较多,人口数量相对减少的情况,农村居民人均土地面积整体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如下:单户占用土地面积较大,且住户间留存的土地空隙较大,还有部分土地用于庭院、晒场等,挤压了耕地资源;还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一户多宅的情况,即有的农户另新选址修建了房子,但不会将老房子拆掉,导致农村住宅型土地占用面积较大。这些问题均会导致农村土地利用率不高。此外,乡村公路建设数量不断增加,而道路与建筑物间的空地仍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2.2土地利用与规划工作的动态性较差

实际上,市场经济发展是我国土地利用和规划的主要导向,即其应当根据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合理的进行动态反应与调整。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土地规划方案的实际可操作性较差,例如,针对国家土地利用,之前实施了分区管理制度,这一土地利用和规划制度仅仅是概括性的规定了一些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从当前城乡土地利用条件方面来看,其划分的区域明显缺乏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要对这一制度和细则进行详细的制定,才能确保土地利用与规划方案的实施。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计划的指标不匹配,从而导致土地利用与规划工作束之高阁,无法落实到实处。

2.3土地管理的体系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意识到土地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度不够带来了管理水平低、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当前的土地管理体系无法满足如今对土地的需求。一方面,相关法规规定不完善,国土资源部尚无完善的土地行政制度,造成了建设用地紧缺;由于土地经营的管理流程繁杂,限制了其发展,因此在制订管理制度时应该更加具有目的性。另一方面,当前管理者对于经营实践的认识与关注不够,对经营理念认识不够,经营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员工配置上也出现了彼此重叠、互相交错的情况。这就导致了这种管理方式的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体现其独特的优点。

3、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

3.1增强土地利用与规划的使用性和操作性

只要把土地使用和规划做得好,其它各项建设项目也就能正常开展。所以相关部门必须注意把用地计划和其它配套计划的结合度。尤其要强调的是,在使用和计划中,所有的相关单位都要全力支持和协调,而且在制定工作中必须以现实为基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周围地区的自然条件、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唯有如此,才能使城市用地计划的制定更科学,更好地发挥城市用地的作用。土地使用与计划要按照规划地区的具体状况给变更留下余地,方案方案不能绝对确定,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用地使用和计划进行上、下限制,以便于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编制用地和计划方案时,必须根据地方的现实发展状况,把方案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再一次的研究,从中选出最适合的方案,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其可操作性。

3.2建立健全法规,使规划管理有法可依

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快制订并健全地方法律法规,使之走上法制的轨道。我们一定要坚持依法办事,决不允许任何地方和领导任意变更计划。对未经批准擅自改变规划、擅自批地、擅自批地、违规使用土地的,要按照法律进行严厉的处罚。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要经常性地开展规划工作,完善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管与检查机制,对各类违法建设项目进行严肃查处和及时改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年度对其执行工作进行审查,并上报上级国土管理机关。

3.3实施多合规和集成

通过对国土资源进行多种管制与集成,可以有效地提升国土资源的经营效能,降低其对国土资源的影响,增强国土资源规划的可靠性与可行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需求。有关部门要清楚城市总体发展计划的含义与内容,做好民众的思想工作,在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与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设计;既能有效化解外来风险带来的负面冲击,又能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另外,要强化耕地管理,因地制宜,合理界定城镇发展边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各类空间规划的衔接方法,建立相应的协同工作体系,为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优化国土资源配置提供保障。

3.4实施多合规和集成

通过对国土资源进行多种管制与集成,可以有效地提升国土资源的经营效能,降低其对国土资源的影响,增强国土资源规划的可靠性与可行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需求。有关部门要清楚城市总体发展计划的含义与内容,做好民众的思想工作,在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与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设计;既能有效化解外来风险带来的负面冲击,又能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另外,要强化耕地管理,因地制宜,合理界定城镇发展边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各类空间规划的衔接方法,建立相应的协同工作体系,为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优化国土资源配置提供保障。

3.5科学指导节约集约用地

在进行土地规划和使用工作时,要注意对有关工作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其逐步向合理方向发展,保证有关工作能推动都市的迅速发展。从而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在进行国土规划时,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土规划之中,从长期来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工作时,要注意对土地的保护,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土地的使用,同时也要注意发展的长期效益;工作人员要按照有关的城镇规划和城镇建设的资料,统筹和使用城镇用地,使其符合城镇用地的发展需要,从而推动城镇的长期发展。

结语:土地利用与规划工作是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很低,而其可持续利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配置和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江涛.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探析[J].科技风,2020(09):146.

[2]齐志超.探析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J].居舍,2017(17):50-51.

[3]王文超;杨飞;王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吉林农业,2018(03):58-5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