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尿液检验主要是利用显微镜检查患者尿液标本中的尿沉渣,虽然操作比较复杂,但是准确性是很高的。随着尿液分析仪器的发展和应用,尿常规检验开始在临床中应用,其更加便捷快速,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尿液的检查,但是由于检测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本文选取2018年7月到2020年6月我院接收的相关疾病患者90例,将其尿液样本进行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对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现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到2020年6月我院接收的相关疾病患者90例,将患者的尿液样本作为研究资料进行检查。所有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43.6±13.9)岁。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同时意识清醒,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Untest-200B型分析仪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1],并通过显微镜检验患者的尿沉渣,具体方法如下。选择患者晨起时的尿液进行检验,在尿常规检验时,要均匀混合患者的新鲜尿液,并利用Untest-200B型分析仪分析检查尿液标本,控制好尿液的质量,严格按照相关检验步骤进行操作。在进行尿沉渣检查时,使用离心尿沉渣涂片进行实验,选取10ml的新鲜尿液均匀混合,并将尿液滴在载玻片上[2],并加盖盖玻片,将其放在低倍镜下,对管型进行观察。然后再使用高倍镜对细胞进行观察记录。新鲜尿液要做好离心处理,离心使用1500转/分的速度进行,离心时间约5分钟,弃上清液后将沉淀物保留下来,并通过涂片镜法检验[3],同时使用高倍镜、低倍镜观察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对管型了解并科学记录。
1.3 观察标准 对所有患者尿液检验的阳性、阴性概率进行分析与记录,若检验结果有差异,要重新提取样本按照上述方法重新检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本文的数据,以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知,尿常规检验时,阳性率为5.6%(5/90),尿沉渣检验的阳性率为25.6%(23/90),尿常规检验明显低于尿沉渣检验,差异显著,P<0.05。尿常规检验的阴性率为94.4%(85/90),尿沉渣检验的阴性率为74.4%(67/90),尿常规检验明显高于尿沉渣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验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等阴性情、阳性情况时,两种检测方法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中,尿液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尿常规检验和尿沉渣检验,从检测机制角度上进行分析,二者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特点是有不同的,用不同的方法对相同标本进行检验,其得到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也是正常的。
尿沉渣检验的结果是阳性,尿常规检验的结果是阴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尿蛋白水平升高。尿沉渣检验结果为阴性,尿常规检验结果为阳性则可能是因为尿液样本放置时间过久,导致尿液受到污染。尿沉渣检验的方法通常是利用特殊显微镜进行检验,并利用混菌滴尿方法和离心玻片法检验[4]。有研究表明,在对临床尿液进行检验时,尿液检查中会出现很多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而由于检验过程的操作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尿沉渣检验的效率一般比较低,之所以会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情况,是受到尿液检验过程中不良因素影响的。尿常规和尿沉渣检验方法也有自身的优势,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临床中尿液检验的准确率。
临床中对尿液进行检验需要对试纸的选择提高重视,并保证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若样本中存在疑点,需要采取尿沉渣检验的方法,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的出现。在本次研究中,尿沉渣检验的阳性率为25.6%,尿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为5.6%,二者检验结果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阴性率检验中,尿常规检验的阴性率为94.4%,尿沉渣检验的阴性率为74.4%,二者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尿常规、尿沉渣检验的结果均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这是造成临床中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也可以发现,在尿液标本检验时,利用两种检验方法在对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尿蛋白阴性、阳性概率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之间没有差异,这表明尿常规检验和尿沉渣检验结合能够很好地筛选正常的尿液标本,减少临床检验中误诊、漏诊等事件的发生。
总而言之,在临床尿液检验工作中应用尿常规检验和尿沉渣检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尿液检查提供科学的检验指标。在尿液检查过程中,将尿常规检验和尿沉渣检验的方法相结合,能够明显的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率,进而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程军.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3):363.
[2]黄亮,伍湘峰,易素芬.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8):51-53.
[3]姚元杰,郭毅.在尿液检验中的尿沉渣与尿常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5):135.
[4]谷菲,孟庆进.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