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冠心病的治疗最佳手段为介入手术,在介入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患者介入手术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实施康复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改善[1]。为研究康复护理的临床有效性,本文选取51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选取51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2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02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本研究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51例。实验组中有男性33例,女性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3±5.2)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6.1±5.5)岁。为了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两组病理之间没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可进行临床护理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患者手术治疗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及护理的注意事项,为患者做好日常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第一,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理论知识,向患者介绍相关的危险因素,将治疗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第二,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将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并且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术后72小时内连续采取心电图监测,预防并发症发病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第三,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给予患者鼓励,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疏导,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手段转移注意力,改善焦虑等不良情绪。还要为患者定期安排心理咨询,若患者出现不良情绪要立刻介入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的稳定[2]。第四,康复护理和运动护理。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措施,控制患者运动频率,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合理训练,提高患者身体恢复进程。第五,心理咨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关系,空闲时间与患者交流,对患者存在的顾虑耐心倾听并进行解释,尽量打消患者的顾虑,使患者了解放松心态对于疾病康复的积极作用,使其保持放松的心态,协助患者渡过难关,今早康复出院。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实施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的机体康复指标、预后指标等均采用t检验,用(x±s)表示。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对比具有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机体康复指标分析 采取康复护理的患者,护理后的情感职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身体康复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极大的改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采取介入治疗时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手段。大多数患者入院治疗都会出现焦虑、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加之术后疼痛会造成患者术后护理的不适感,为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3]。
本文选取10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经过对比研究后发现,采取康复护理的患者,护理后的情感职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身体康复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极大的改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综上所述,为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预后。康复护理在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经验证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钱毅东.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7):40.
[2]刘爱菊,田雅玲,张磊.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5,37(12):1906-1908.
[3]黄海容,李雪华,黄锡球, 等.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72-74.